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我想问问各位,相同的Q值和FO,一种是顺性高纸盆清磁路弱(相对而言),就好像很多FI-HI单元。另一种是低顺性纸盆重强磁路,就好像现在流行的汽车喇叭,做好的话这二种单元都有相当好的低频表现,个人觉得前者低音丰厚,后者力度较好,我现在设计低音炮时发现用低顺性纸盆重强磁路也就是VAS较小的单元做出的低音炮要好听些,很多都是这样,就算这样做出的灵敏度低也会觉得低音听起来好一些,哪位高手能说说原因吗?
我前面说的前提是倒相箱,在其它箱里我没试过,就是用相同的调整法,都用QB3或B4的话,按道理来说:假如相同的QTS和FO,我用高顺性振动系统轻也就是VAS大的单元用QB3设计出一个大的箱体。另一个是低顺性振动系统重也就是VAS小的单元设计一个小的箱体,又是相同口径的单元,按说都是QB3的调整,音质不会差太多(至少瞬态不会差太多),可大多数时候那个小VAS小箱体的低音听起来会更有力,大家能说说为什么吗?明白了对设计低频很有帮助。
还有大家注意到一点没有,低音炮顺性小振动系统质量重,就算Q值很高,有些有0.7-1.0但听起来瞬态和力度都很好,所以大家天天都在研究T/S参数,这点说明是不是低频的瞬态除了和Q值等有关还和其它什么有很大的关系呢(还是很重要的?
低音炮顺性小振动系统质量重倒相后谐频通常较低(<Fo)不会因为Q值高受影响,却因为有高Q值使低频
响应得到提升,听起来瞬态和力度都很好
顶!!
我设计音箱已经有八年多了,刚开始三年也是很迷信参数,
经过这二年接触了各大进口品牌成品,发现实质参数与调音并不是放在第一位,
主要的是合理搭配(包括音箱成品),从喇叭的每个细节用到系统综合性设计,
就算二只做得一模一样的参数的喇叭,但是所用的材料不一样,也有不同的音质.
建议电声工程师们不要单一的迷信喇叭参数!
我设计音箱已经有八年多了,刚开始三年也是很迷信参数,
经过这二年接触了各大进口品牌成品,发现实质参数与调音并不是放在第一位,
主要的是合理搭配(包括音箱成品),从喇叭的每个细节用到系统综合性设计,
就算二只做得一模一样的参数的喇叭,但是所用的材料不一样,也有不同的音质.
建议电声工程师们不要单一的迷信喇叭参数!
初哥:您看看这位兄弟是不是和我有些共同点!?
888,是赞同参数无用论??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才进入第一个循环!!
楼上的,说说你都是如何做主观评价的??
现在还没看到一家公司做主观评价的方法是科学的!!
学习学习!!
888,是赞同参数无用论??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才进入第一个循环!!
非也非也!我一向都赞同必须以参数为辅助,要是脱离了参数搞出来的东西我想应该叫"DIY"比较适合,再者现在的DIY设计也不像以前那样盲目制作了!
上面我那样说只是想让初哥重温一下我刚到这里的心态绝无他意!
材料不同,参数相同。
难道说的参数就一T/S参数打天下?
楼上的,说说你都是如何做主观评价的??
现在还没看到一家公司做主观评价的方法是科学的!!
学习学习!!
主观评价是一个比较难捉摸的东西,为什么说设计音箱是艺术,也是这个原因。要做好主观评价,还要学习生理声学和心里声学,还有一些乐理知识和听音经验。最好能够把主观的评价和客观的测试结合起来分析,比较明显的听音问题可以很简单的和测试参数对应,比如高音太多,低音不足,从频响曲线上就可以反应出来。主观听音一定要具体化,不能简单的评价为声音不好听,尽量要具体。你说声音不好听,谁知道改进哪里?你如果说高音太吵,就可以分析是不是频响曲线上高频部分多了,是不是高音谐波失真大了等等。还要考虑到听音人员的差异,从生理结构来说,就有很多不同--很多人耳朵的“频响曲线”都不是一样的!还有很多人的喜好也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因素太多,只能说主观评价尽可能相对科学一些、相对客观一些。
强烈关注....
回楼主:
1.顺性小:振幅小(尤其是Fb以下的频率),由振幅引起的各项失真就小;
2.顺性小:振动系统的刚性就大,机械回复力也大,有利于改善瞬态失真;
3.顺性小而QTS一样:BL值就大,对信号的反应灵敏,力度感强.并有利于改善瞬态失真.
材料不同,参数相同。
难道说的参数就一T/S参数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