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是我用FEMM模拟的的磁通分布曲线。听人说要对称比较好,越对称失真越小。那么也就是说极片上面的音圈卷幅要跟极片下面的卷幅相等咯?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好象一般的微型扬声器都没有这样设计嘛~我一般见到的都是音膜的音圈位置都是极片上面卷幅和极片下面的卷幅不对称的情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3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344.jpg
虽然大家都知道磁间隙越小,失真越好,但是受各厂工艺的不同,磁间隙都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厂就没办法做到像AAC那么小的磁间隙,AAC好象一般是极片外延-音圈内侧为0.2-0.25mm。我们厂一般要做到0.3mm。我就在想是否可以通过调节音圈进入磁间隙的深度来改善失真。前几天我在问关于低频失真的问题,目前得到的经验有一条感觉满有用的,就是将折环个点的过度做的尽量圆滑,个点最好是相切过度。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请高手指点。
突然发现就我一个人在这边JJWW了半天,没人鸟我!!!失落~~~
对称就能够减小失真;
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调整磁通的大小改变失真;
意思就是把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动能,再到声的转化;
那末大家可以想一下,微型扬声器的电声转化率到底有多少,那末称磁路占的比率又是多少?通过调整磁通来改变失真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建议把重点放回膜片上来.........
以下是引用spk00在2008-05-11 18:52:01的发言:
对称就能够减小失真;
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调整磁通的大小改变失真;
意思就是把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动能,再到声的转化;
那末大家可以想一下,微型扬声器的电声转化率到底有多少,那末称磁路占的比率又是多少?通过调整磁通来改变失真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建议把重点放回膜片上来.........
那请这位师兄谈一下,如何改善膜片失真了?在膜片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那些问题,能使失真比较好
音圈插入磁路的深度与失真的问题主要是BL的非线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好难研究哦。
以下是引用jma在2008-05-12 09:27:19的发言:
音圈插入磁路的深度与失真的问题主要是BL的非线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好难研究哦。
不是,不是说具体要研究到多么精确,只是一个趋势,是不是应该朝这个方向设计
可以給兄弟發下設計軟件和操作說明嗎﹖wangzhiwei922@163.com
xiexie
以下是引用yumen在2008-05-11 14:23:42的发言: 图片是我用FEMM模拟的的磁通分布曲线。听人说要对称比较好,越对称失真越小。那么也就是说极片上面的音圈卷幅要跟极片下面的卷幅相等咯?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好象一般的微型扬声器都没有这样设计嘛~我一般见到的都是音膜的音圈位置都是极片上面卷幅和极片下面的卷幅不对称的情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3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344.jpg

理论上是位于对称点比较好.
你所模拟的磁路仅能作为参考,
因为你并没有实际考虑到由于材料的差异性和离散性,
以及装配等所导致的如下结果.
那就是物理意义上的位置对称,并不代表你真正所放置的位置就是位于磁场对称的中心点.
应该是考察BL值.
danny 谢谢大哥指点。BL值大家一般如何测量的啊?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得到
LZ说的对称是没意义的,抛开失真不谈,进入磁路的音圈太多灵敏度肯定会下降,而且不小
还有不好的一点就 是在扬声器震动时间过长,就容易发生打底声了.
还有不好的一点就 是在扬声器震动时间过长,就容易发生打底声了.
扬声器很多时候就是在做工艺吧,一样的东西,就看谁工艺更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