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给点高见:图上的蓝色曲线要改成绿色的曲线,要如何修改?要改哪些地方
绿色的曲线是耳机曲线还是单体的?
貌似可以做到(类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曲线.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6-25 15:27:54编辑过]
两个都是耳机成品曲线,要把蓝色的那幅耳机做成像绿色的那幅一样,调整什么地方可以做到?主要是膜片一样吗
以下是引用zuolijun在2012-06-25 16:13:12的发言:
两个都是耳机成品曲线,要把蓝色的那幅耳机做成像绿色的那幅一样,调整什么地方可以做到?主要是膜片一样吗
给楼主一点参考建议:
1.取消耳机后壳的孔。
2.调整单体的F0。
3.调整前腔。
4.增加前部阻尼。
5.顺便把喇叭的前腔和前盖开孔都调整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耳机曲线.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6-25 18:09:02编辑过]
同前面的各位兄弟的,你调整一下支架上的调音纸厚度和密度。
喇叭的调音布弄厚一点,增加音圈的重量(如:线加粗,圈数增加)
楼主你要确认是把蓝色的弄成绿色的?太容易了!如果颠倒一下,之前也弄过,对音圈和膜片、阻尼调整一下就OK!
谢谢各位朋友的建议,我自己慢慢试下,试了有结果再传上来,刚做设计感觉还没什么头绪啊
以下是引用errantry在2012-06-26 09:04:45的发言:
楼主你要确认是把蓝色的弄成绿色的?太容易了!如果颠倒一下,之前也弄过,对音圈和膜片、阻尼调整一下就OK!
大侠,对于没有做过的来说就很难了。
对于新入行做设计的DX来说,要先仿造,再创新。
不知道“小马哥”是不是传说中的“马鲁建”大侠?有看过你在电声技术上写的文章,还有在论坛上经常看你的贴子,感觉是同一个人,不晓得感觉对不对,呵呵。如果感觉错误两位大侠请不要怪我。
耳机结构不一样,请问大侠你有什么建议没?换了几种膜片还是没效果,头大了啊
高频峰左移,最有效的是调整出音孔面积,收小之后也会同时会低频有阻尼作用
楼主不妨一试
楼主MM, 你一眼就识破了jma的底细, 一看你头脑就比较聪明, 看来在做耳机方面确实有天赋,以后水平一定很高.前面的几位大侠都说了一些看法,但是呢给你说的很模糊, 这是回答问题的方法吗? 要回答"怎么改".给出具体措施.所以我给你贴点东西, 这来自AAC内部资料, 精华, 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你的问题! 第一个图是教你如何改speaker的,第二个图是教你如何改receiver的, 实际上speaker和receiver没有实质的分别, 它们都有前腔后腔出音孔什么的, 可以认为receiver尺寸比较小一些,你的10mm耳机应该属于receiver范围,但是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小的speaker. 参考图上的说明, 你想要曲线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 改这些耳机之类的无非把握住两点, 一个是耳机的驱动核心,音圈,音膜这些. 它决定了整体声学曲线特性. 第二个就是音腔声学结构, 如果曲线有大范围的变动, 比如哪里鼓起一块,哪变瘪下去一块,这都是由音腔声学结构引起的. 所以你说的怎么改,其实就是改音腔. 贴出的图里已经有你的答案了,你按图索骥,想要哪条曲线就哪条曲线,指哪打哪. 把下面两个图掌握了,你就已经是做耳机的准一流高手了.另外哪位大侠有AAC的技术资料欢迎多贴点,我现在对AAC的技术资料很感兴趣,呵呵.SPEAKER出音孔、声腔设计建议
后腔尽量设计得大一些,通常对15mm SPEAKER而言,容积呢应不小于2毫升。
前音孔的面积不能太小,通常对15mm 的SPEAKER而言,不小于8平方毫米。
泡棉的厚度要适当,一般厚度为0.4mm-1.0mm.
SPEAKER与机壳的粘合应紧密,不能有缝隙。镶件或机壳上下盖结合所引起的泄漏应当尽量小,离SPEAKER尽量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zenmegai.jpg
RECEIVER出音孔、声腔设计建议(以不泄漏式设计为例)
后腔尽量设计得大一些,通常对10mm RECEIVER而言,应不小于2毫升。
前音孔面积应适当,通常对10mm RECEIVER而言,不小于2平方毫米。
泡棉的厚度要适当,一般厚度为0.2mm-0.8mm.
RECEIVER与机壳的粘合应紧密,不能有缝隙。由于镶件或机壳上下盖结合所引起的泄漏尽量小,离RECEIVE尽量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zenmegai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