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各位,耳机的前腔如何设计?
前腔空间要大还是小?
耳机的前面盖设计是沿膜片的型状设计的,这种设计应该是比一般设计的前腔要小,不知有什么好处?
耳机前腔的大小(形状)对耳机的高频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扩展高频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减小前腔的容积,在保证膜片运动的情况下,可以将护盖做成接近膜片的形状。
楼上的观点我赞同,目前流行的宽频带2.5G电话机里面用的RECEIVER就是基于这个原理来搞的
耳机的振膜的振幅可以算出来,有条件可以根据振膜的形状来设计前腔的形状.还有希望可以和客户的前腔匹配来设计.
To:ANSONIC
老同學,請問耳機振膜的振幅應該怎麼算?
耳机前腔的大小并不是对高频起决定性的作用,其前腔出气孔的大小多少才是关键!扩展高频也只是到10KHz而已,它是以牺牲10-20KHz的高频为前提。同样一个前腔,如果出气孔小的其10K处比出气孔大的要高,但是在10-20K却衰减要快!
其实我在资料室小费的发表的文章那里已经说过,前腔和穿孔可以看成是一个低通滤波器。通过调整腔体大小(C)、开孔面积(L)和开孔上的阻尼,是可以调整高频响应的。当然开孔的位置也会影响到频响,但作为前腔来说,除非为弥补喇叭的某些不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让带通之内的响应平坦一点好。
至于对中低频(低通的高频截止频率以下的频率)的影响,我相信主要是阻尼作用会影响灵敏度。
对于耳机的前腔个人观点有三:
1。前腔形状,沿着膜片肯定是没错,最好是能在音圈径的地方,
加上一个台阶,至于效果你试试看就知道了!
2。开孔,市场上的经典耳机壳很多,除了开孔大小外,孔的位置也
很重要,个人喜欢内侧以在120度三等份稍近外侧的地方!外侧45度平分在中心位
3。相位,耳机的头中效应一直感觉很不爽,市面上大部分耳机要么低音不够,
另外就是嗡嗡的声音太重,当然也不乏好的,个人认为在喇叭的前后腔开孔
能很好的改进以上问题,虽然说开孔后的低音有时会衰减,但是你想,改进低音
总比改相位要容易!
上面说的前后腔开孔也就是
能通常说的加一个隔音膜
搬个板凳来听听
对于耳机的前腔个人观点有三:
1。前腔形状,沿着膜片肯定是没错,最好是能在音圈径的地方,
加上一个台阶,至于效果你试试看就知道了!
这个注意不错,看来是下了工夫了,是您自己想出的吗?我很早就关注这样设计了,国外也有一家大公司,他们每款产品均要求中频强,又避免5K的刺耳频段,于是他的供应商全都是这么解决的,还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音色。不知道您是这个目的吗?
其实我在资料室小费的发表的文章那里已经说过,前腔和穿孔可以看成是一个低通滤波器。通过调整腔体大小(C)、开孔面积(L)和开孔上的阻尼,是可以调整高频响应的。当然开孔的位置也会影响到频响,但作为前腔来说,除非为弥补喇叭的某些不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让带通之内的响应平坦一点好。
至于对中低频(低通的高频截止频率以下的频率)的影响,我相信主要是阻尼作用会影响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