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李玉光指出,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制度还不健全,无法有效遏制滥用知识产权的垄断行为;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能熟练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知识产权意识总体低下,普遍存在有制造无创新,有创新无产权,有产权无应用,有应用无保护的状况。
李玉光介绍说,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受理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三,商标申请量连续几年排 世界第一位。从数量上讲,我国已经迈入知识产权大国行列,但“知识产权大国”不等于“知识产权强国”,知识产权问题仍然是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知识产权申请量大但质量偏低,获得授权的比例过小;发达国家常利用知识产权问题制造各种贸易摩擦;一些重要产业和行业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大公司把持,国 内企业只能从事低端的贴牌加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关于把“知识产权战略”落到实处,李玉光谈了三点意见:
首先,应尽快制定《知识产权反垄断条例》。我国2007年8月通过的《反垄断法》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但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尽快出台《知识产权反垄断条例》或《知识产权许可条例》。
其次,应尽快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为我国企业及时提供预测与指导,提高其抵御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
最后,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存量与质量,鼓励我国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将技术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商标、版权。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将知识产权技术产业化。(记者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