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歌尔声学”周四首发上会
素以“蓝牙先锋”闻名国内外电声行业的姜滨,带领一手创办的“歌尔系”对上市的闯关已届尾声。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称,将于4月3日审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声学”)的首发申请。由此,作为歌尔声学的一把手,持股比重超过75%的姜滨,其身价有望一夜间突破25亿元。
跻身蓝牙第一军团
年仅42岁的姜滨,在电声行业已驰骋了20年。他最早在ECM(驻极体电容麦克风)行业崭露头角,后来涉足手机微型扬声器/受话器领域,公司在两个领域都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
2004年,姜滨启动代表电声行业最高水准的蓝牙耳机的生产。姜滨的歌尔系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迅速跻身全球蓝牙耳机厂商“第一军团”,在2006年全国十大蓝牙耳机排名中,歌尔蓝牙排名首位。
姜氏家族控股超85%
上述三个板块构成了歌尔声学的主营业务,并为其提供超过98%的利润来源。据歌尔声学招股说明书,本次歌尔声学将发行3000万股流通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2亿股。
作为歌尔声学的董事长、总经理,姜滨是歌尔声学的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34%的股份,并通过公司的控股股东 “怡通工”间接持有41.67%的股份,合计持有75.67%股份。另外,加上其妻子和弟弟持有的股份,姜氏家族持有歌尔声学超过85%的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身价有望突破25亿元
目前尚不清楚该公司发行价定位。不过,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歌尔声学2007年每股收益为0.86元。
从现行电声类上市公司资料上看,电声行业平均市盈率在35倍以上。即使保守一点,依据30~35倍市盈率计算,歌尔声学的发行价也有望介乎每股25.8~30.1元之间。由此,歌尔声学的发行市值将高达30.96~36.12亿元。以中间市值33.54亿元计算,姜滨的身价则有望超过25亿元。而2007年胡润中国内地百富榜,上榜门槛为8亿元人民币,25亿元可以进入到该榜的第328位了。歌尔声学的上市,意味着又一位潜藏民间的富豪得以亮相大众。
亿润创投或望大赚50倍
值得注意的是,歌尔声学也将成为一家创投概念股。招股说明书显示,亿润创投持有歌尔声学1%的股份,是其发起人股东。亿润创投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从事项目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创业投资等。2007年6月,“怡通工”为筹措资金偿还占用公司款项,向永振电子和亿润创投两个财务投资人转让股权,其中亿润创投以60万元的出资额拿到1%的股权。换言之,若以上述估算的招股中间价计算,且亿润创投以发行价退出,有望到手3000万元,大赚50倍以上。
新闻资料
姜滨一手打造的歌尔系拥有青岛歌尔、北京歌尔、深圳歌尔以及潍坊歌尔四家子公司。歌尔声学成立于2001年6月25日,2007年7月27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目前,歌尔声学的客户名单中包括三星、惠普等大批著名IT企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2008年第47次会议于2008年4月3日召开,现将会议审核结果公告如下: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江苏澳洋顺昌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发行监管部
2008年4月3日
十年前,姜滨为“做出自己欣赏的产品”而创立公司时,会遥想到今天的成就吗——这些年来,他的公司年均增长率为60%,2005年销售额2.6亿元,今年预计将达到6亿元。两年前,他启动了代表电声行业最高水准的蓝牙耳机的生产,目前他的公司已进入全球蓝牙耳机厂商“第一军团”。
歌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歌尔”)是全球ECM(驻极体电容麦克风)行业龙头企业,成立四年其市场占有率便达到全球第三、中国第一,为三星、LG、摩托罗拉等世界知名的通讯技术企业供应手机耳机。该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电声产品制造基地。
“我们的全部工作都与声音有关,但我们的目标不只是满足于声音。” 歌尔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姜滨说。这位1966年出生、喜欢说他们这代人有历史感与爱国情怀的技术主义者表示,“再用十年,我们要做新的多媒体领域的领军企业,并最终成为国际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与服务商。”
大客户策略
歌尔成立于1997年,姜滨与另外几个朋友东拼西凑了几百万元成立的。
成立之初,姜滨就提出大客户策略——做全球的市场与全球最好的产品,很多人以为他疯了。
“有人问,国内这么多同类企业,我们还有市场吗?我回答他们,那我们就做全世界的市场。”姜滨回忆说。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姜滨挤出几十万美元,配置昂贵的先进消音室和测试设备。做电声器件技术出身的姜滨领着他的团队,一边在实验室里踏踏实实地研发,一边等待着机会。终于,在1999年,日本松下成为歌尔的客户。
之所以能顺利与松下牵手,很大程度上与姜滨个人的技术素养与沉淀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日本的几个工程师来看产品,与姜总讨论工艺与设计,一会儿工夫就对姜总的内行感到惊讶。”歌尔集团总经理助理徐海忠表示,姜滨曾在当地一家中日合资公司做电声器件的研发工作,对松下的产品尤为了解。
“松下对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逼迫’着我们快速学习、成长。”姜滨表示,松下是歌尔创业历程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对它的供货一度占到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3。
松下通讯有限责任公司的品质保证负责人出田强在谈起这家中国的合作伙伴时说:“歌尔的环保体系是我们审核过的供应商中得分最高的(总分102分,歌尔得分101分),甚至比我们自己的部分分社做得还好。”
这可以从其生产车间繁琐的防尘程序看出。在歌尔刚刚启用的新产区,进入大门时,先要通过自动鞋套机套上一双鞋套,到了二楼车间门口时再加套一层鞋套,然后穿上防护服戴上帽子。穿过一道曲折的走廊后,进入到一个高压除尘室进行十秒钟的除尘。最后,才进到车间。
通过与国外大客户的合作,歌尔集团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沉淀了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
姜滨认为,大客户策略的前提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必须要懂得取舍。他举例说,公司成立不久,就有不少小企业前来洽谈,但如果按这些订单生产,尽管能赚到很多钱,却会由于低端产品的生产而大大损害公司的品牌形象,“不符合高端定位的订单一律要舍弃。”
在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站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海弘看来,歌尔是一家“很有抱负”的企业,“来到这里参观以后,感觉无论是公司现状还是发展趋势,都超出想象。”
“修桥”的能力
对电声器件这种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研发就是发动机,技术出身的姜滨尤其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行业,原创性的技术绝大多数源自美国、北欧和日本,世界排名前两位的企业韩国宝星(BSE)与日本星电(HOSIDEN),是歌尔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
“作为做技术应用的企业,既然在很多领域无法做到原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整合,把它们最先进的技术整合过来,再结合市场进行深度开发。”姜滨将这种技术资源的整合过程称为“修桥”,他表示,“修桥”已成为歌尔的核心竞争力。
歌尔集团在成立之初便与南京大学合作,这所大学的电声专业是中国最早也是技术能力最前沿的一个专业。此外,歌尔还与国内外院校、行业顶尖公司合作,进行技术、产品研发。
通过“修桥”,将别人的技术引渡过来并为我所用,最关键的是需要在研发上的大力投入。歌尔平均每年将超过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过去的两年中,投入近3亿元人民币,未来三年,歌尔准备每年投大约1亿元。
仅就硬件设施来说,歌尔的投资目前已接近5500万美元,其中新厂区已完成投资3000万美元,二期投资将达到5000万美元,将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声产业园。
“从某种意义上说,歌尔的‘修桥’是排它性的,我们修的‘桥’之所以只有我们自己能走,正是因为我们对软硬件的不惜血本的投入,这是最关键后盾。”姜滨表示。
蓝牙耳机正在成为歌尔集团的战略重点。他们于2004年启动了蓝牙耳机的研发与生产,据歌尔企划人员介绍,这种价位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耳机,毛利率为30%。“2006至2008年,全球蓝牙耳机市场将以近100%的速度逐年递增,2008年总销量将高达1亿只以上,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他说。
徐海忠表示,2005年以蓝牙耳机为代表的成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左右,今年预计这个数字将达到12%。
不过,姜滨现在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项目基本上每年要扔1个亿进去,而且要连续投入5年。“这无异于一种极限挑战。”另外,歌尔现在最缺的是人才,特别是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谈及这些,坐在更像是小咖啡馆的会客室里,他的脸上偶尔浮现出一丝愁容。
A斑竹不是人才
其实中国是不缺人才的
缺的是会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 用人才的领导
从歌尔走出去的人才还是很多的
时代在进步,观念也会更新,希望再接再厉,为中国的高质量电声产品打好基础.
发展很快,
元气似乎...........
如今证监会看一家公司能不能上市,财务及税务是次要的,硬件是业务,只要你是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财务及税务随便你什么包装,只要中介机构没有意见,当然这些包装也是在中介策划下完成的,这导致目前IPO过程中财务包装(造假)及偷漏税等违规行为猖獗,即使是涉嫌犯罪经过漂白之后也可以上市。目前IPO的思维只要你是能人(业务规模做到行业前三)就可以上,而不管你的道德品质。对此现象,happycpa001却有不同观点,他认为:
上市之路也是规范之路,也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任何一家民营企业在改制上市的过程中都要经历日益规范的过程,从一股独大到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从基本没有透明度到完全曝光于公众之下,民营企业通过改制并上市将会走出一条更为宽广的路。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上规范、上市的道路,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应该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未来的世界五百强一定有中国民营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曾预言,这种浮在水面上的造假公司不会再有了。可事实证明,这种公司还大量存在,而且笔者曾经认为纯洁的中小板竟然存在如此大面积的造假上市,这实在让笔者感到意外,实际上,笔者怀疑单从IPO报表上发现财务造假的中小板公司不下十家。如今股市又转入熊市,一大堆上市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一些多元化、资本运作、炒股、弱势行业、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又要露出水面。
财务舞弊有个著名理论叫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把舞弊看作是一座海面上的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是冰山的一角,更庞大的危险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实际上目前看到确实只是冰山一脚,但随着潮水退去,会有越来越多的险石浮出水面。
笔者曾经在《财务侦探》封面预言:牛市造假,熊市暴光,中国资本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财务舞弊风暴。目前看来此言不假。
附:鱼跃现象系列之一:歌尔声学
夏草
证监会发行部2008年4月3日发布公告称: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首发)在发行审核委员会2008年第47次会议上获通过,笔者简单浏览了该公司财务报表,发现该公司也涉嫌偷税上市。该公司主要产品是微型电声元器件及消费类电声器,在该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产品以出口为主。
该公司引起笔者关注也是纳税异常:
万元 |
2007 |
2006 |
2005 |
主营收入 |
64472 |
16145 |
10294 |
利润总额 |
9588 |
3398 |
1690 |
利润率 |
14.87% |
21.05% |
16.42% |
所得税费用 |
1213 |
538 |
228 |
所得税费用率 |
12.65% |
15.83% |
13.49% |
净利润 |
8375 |
2860 |
1462 |
支付税费 |
3677 |
276 |
24 |
应交税金 |
549 |
1228 |
761 |
收到税费返还 |
1446 |
83 |
56 |
歌尔声学05年支付税费只有24万元,但其所得税费用高达228万元;05年度支付税费276万元,但所得税费用是538万元,应交税金05年末761万元,06年末增加至1228万元,05、06年两年所得税费用766万元,但这两年支付税费总额只有300万元,很显然,05、06年及以前年度存在重大偷税行为。假设06年末应交税费中有1000万元是企业所得税,按照15%税率计算,该公司06年度及以前隐瞒利润高达6667万元,这还是保守估计。
歌尔声学除了存在重大偷税行为外,07年主营收入增加3倍,净利润增长2倍,除了07年合并报表范围增加外,笔者怀疑06、05年度仍有部分收入被隐匿,或者07年度虚增收入,或者06年度推迟确认及08年度收入提前确认导致07年度业绩暴增,暴增好处是可以获得较高EPS,以较高的价格IPO 。
万元 |
2007 |
2006 |
2005 |
合计 |
经营性净现金流入 |
3386 |
8310 |
2284 |
13980 |
投资性净现金流入 |
-12566 |
-9706 |
-5363 |
-27635 |
融资性净现金流入 |
6985 |
10223 |
5764 |
22972 |
这种现金流结构是笔者最警惕的,它有可能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同时虚增投资性流出,笔者注意到该公司05年初货币资金只有370万元,年末也只有510万元,但06年末及07年末货币资金分别为9360万元、6740万元,
歌尔IPO三年“收到(支付)其它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巨大,支出31507万元,收入23043万元,净流出8464万元不知道其具体用途是什么?笔者没有找到相关的投资科目余额,该项目发生额巨大可能表明该公司资金存在账外运作的可能或被大股东占用的可能。该公司07年度固定资产增加迅速,也比较异常。
该公司IPO主要财务包装手法有:
1、 以并购方式减少关联交易,07年度增加了三家子公司,导致公司07年业绩与以前年度相比缺乏可比性,但怀疑符合证监会IPO重组的红线规定
2、 以股权转让方式减少关联交易,部分股东股权转让
综合判断,笔者怀疑歌尔声学IPO前三年存在资金运作虚增收益及固定资产可能,并涉嫌巨额的调账以掩盖历史重大偷税事实,请监管部门明查!
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