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一个亿万富翁的创业自述
投资赔尽—6万元债务逼我下海
我尝试创业是在1988年,那时,大学毕业的我在深圳一家工厂做技术质监工作。有两个朋友想开一家电声器材厂,请我合伙,每人投资2万元,工厂由他们去经营,我在技术上提供帮助就行了,可以继续在原单位上班。我答应了。没想到才半年时间,工厂因没有业务可做反而负债30万元,摊到我头上的债务是6万元,每个月的利息就是1800元,当时,我和妻子每月的工资加起来才600多元。这样算起来,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也一辈子还不清债务!
路只有一条:干脆由业余创业变为真正全身心投入创业,只有把工厂经营好,才有翻身之日,于是我离开了原来的单位。
首先是要拉业务,一开始,我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不知道从何下手。第一张订单是在跑了半个月后接到的。一次偶然,我从朋友处得知电白县轻工局跟广州白云山电子工业公司下海的几个工程师办了一个华丽电子公司,专门生产电子琴,当时已经很有点名气。我跑过去,没想到和几个工程师谈得十分投机。当时敢于放弃国家单位而下海的人确实还不算多,但是我们却大谈私营企业的前景,颇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也许是共识起了作用,他们答应让我拿一些样品给他们先看看。回厂后我立即做了90只4英寸的喇叭。此前我们并不生产这种规格的喇叭,这90只喇叭是重新开模制作的。那时我们也很缺钱,但我还是决定把90只喇叭送给他们试用,一分钱也没收。他们试用之后,表示满意,一下子就给我下了2000只的订单,而且给我每只2.7元,比此前为他们供货的厂家每只2.5元的价格还高出了2角。
我明白,虽然成功地接下一张订单有时候要靠点运气,但总而言之是跑出来的,不去跑、不去泡,机会永远也不属于你。
有一次,我得知有一家电声器材厂要找家工厂贴牌生产,我立即派了一个业务员过去,可这个业务员连人家大门都进不去。我决定自己出马,我用了个笨办法,先把那家所有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老板的名字都搞清楚,然后便径直向工厂大门走去。门卫挡驾,问我找谁,我便报他们老板的名字,还报了几个高层管理的名字,门卫果然二话没说就放行了。
一来二去,我跟老板就成好朋友了,订单也终于拿到手了,第一份订单就是27万只!对于那么大一份订单,我们那个小厂根本就生产不过来,我们立即重租了一个1700平方米的厂房,为扩大生产又借了不少款,欠款累积到60多万元,但是半年后,我们电声器材厂就开始扭转局面,还掉欠款,逐渐赢利了。
但是我没想到,我对公司全身心的付出,却换来其他两位合伙人的不满。董事长在没有征得法人及其他董事同意的情况下,将公司的几个中层干部全部换掉,换成了他自己的亲信。我知道他这一举动目的是要在公司里增强他的势力,为私利而不顾企业利益。看到这样下去公司肯定难有好前途,于是我决定退出。果然,一年之后,源音电光技术公司倒闭了。
我这次是净身出户,因为创业之初我们签了一份合约。规定如果中途有人要离开,不能带走股份。这当然又是一大挫折,可同时又逼迫我二度创业,实际上再次创业成为我人生中又一次极其重要的机会!
二度创业——靠诚信迎来柳暗花明
1993年4月,成立深圳宝安奋达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是30万元,是朋友借给我的。而我只有5000元,这5000元钱全部买了砂轮切割器、冲击钻等,最后生产喇叭的基本工具都不够,又向朋友借了一些设备,当时连工作台都买不起,用桌子将一块大木板撑起来代用。这是真正的手工作坊,连自己在内,公司只有3人。
靠什么启动?靠诚信!
当时还没有诚信一词,但我很早就真正享受了诚信的资源。凭着此前几年建立的人际关系和客户网络,我有了最初的订单,能赊到生产原材料,也有朋友少量地借给我流动资金,借了还,还了再借,朋友们看好我,信任我,公司才得以滚动发展,公司招收的员工也都信任我,愿意跟我一起艰苦创业,当我们公司有10个员工的时候,我们一月可以生产出10万只喇叭。
说到诚信,有这么一个故事。珠海磁性材料厂为我厂提供磁性材料,有一次我们仓库收货时发现多出了4.8万元的货。仓库管理喜滋滋地报告给我,并说:“肖总,干脆吃了算了,不吃白不吃。”我说生意要做长久,这种事绝对不能干。对于创业艰难时期的我来说,这近5万元的货当然很重要,但我认为讲信誉更重要,我立即打电话把这事告诉该厂的李总,我笑着说:“这批材料我用得着,就当你先赊给我的,到预定付款期我一定把货款全部付清。”后来我真的这样做了。这件事一时在行内传为佳话,表面上看我白白捡了个近5万元的便宜不要,但实际上我却获得了更多供货商的信任,后来甚至有很多供货商一赊就是上百万元的材料给我,这就是诚信的价值,它何止是这5万元的十倍百倍!!
赊欠供货商的贷款,包括向朋友乃至银行贷款,这种经营模式称作“借鸡生蛋”,也是很多企业的一种运作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很容易派生信誉危机。欠款过长时间不还,企业就会失去信誉,市场运作的某些链条就会断裂,企业也势必会陷于灾难性的危机。我坚持宁稳毋躁的经营原则,不轻易拖欠任何人一分钱。正因为这样,我才终于走出了创业初期的艰难,企业一步步做大了,加之本人在技术上的强项,能够使自己做出的东西在质量上一直走在同行的前列,所以跟我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到1996年我又成立了安港奋达电声有限公司,专门设计开发音箱。我先后给康佳、康力、创维、高路华、奇声、时尚、金正等有名的品牌生产过电脑配套音响,企业由初创时期的3人,发展到1998年的400多人。
创建品牌———几多曲折几多愁
到1998年,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也意识到了只做加工将会局限企业的发展,我们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已经为那么多的知名品牌做过加工,我们为什么不创建自己的品牌?FD(奋达)品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世的。
在创品牌的过程中我同样犯过错误,甚至差一点全军覆没。那些年,国内出现过靠广告战术一夜打成知名品牌的神话,山东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夺得1996年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之后一鸣惊人,销售额一举飙升近十几倍。秦池酒厂姬长孔当时打了个比方说:“我们每天给中央电视台开进一部桑塔纳,开出一部豪华奥迪。我们是一年走了10年的路。”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我们在1998年下半年创品牌之初,也邀请了几位策划人员,通过一周的策划,一个仿佛一夜成就奋达伟业的方案出台了。于是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及好几个省的电视台全方位投放广告,共花去广告费2000多万元,可是结果是奋达让人记住了,但却没有出现预期的销售业绩。套用姬长孔的话来说,我们是“每天给电视台开进去一辆本田,开出的却是一辆拖拉机”。当时情况十分严峻,公司的所有流动资金几乎全部花光了。
面对危机,我召集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召开了闭门会,商讨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战略。闭门会开了整整两个月,最后确立了三条腿走路的发展策略:一、自创品牌国内卖;二、为大企业做OME(即加工);三、打开国际市常创品牌由广告战术调整到练好企业内功。首先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入手。自2000年开始,我们又逐步跟世界大品牌企业合作,让产品质量更上新台阶。为了打击冒牌,我们一方面申请产品外观专利,另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产品,让冒牌者无法跟上,无机可乘。同时我们花大力气开始组建全国销售网络,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已经建立连锁加盟专卖店和专卖柜1500多个,2004年下半年的任务是在全国再建1000个。
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曾遇到过一些波折。因为那时国家对国际贸易管理还是比较严格,还没有放开民营企业进出口资格,通过我的争取,宝安区外贸发展局对我们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终于第一批让我们取得自营进出口资格。2002年间,我们接了400多万美元的外单,产品也顺利打入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欧洲一些国家。
带着公司的产品我常常去国外参展,在参展的过程中,我发现英、法、丹麦等音响大国已经开始走微型音响之路。于是在2001年的下半年,我们在国内也推出微型音响,结果一炮打响,使公司在经历了那次广告战役的失败之后,得以迅速恢复元气。
2002年4月,我被评为深圳宝安区十大创业先锋之一,2002年11月奋达又搬迁到占地50亩的自建工业园(还有200亩待建),公司在迅速扩大,到2003年12月,公司员工达到1500多名。
创业十几年来,一次次的挫折,最终都变成了促使我更上一层楼的良机,谁说挫折不是财富呢?就今天的现状来说,奋达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尚不够高,但我们有技术优势,创业的路还很漫长。每当事业上略有成就,我会快乐,但我的快乐只有3分钟,3分钟的快乐,3分钟的满足,然后,我又要上路了。
深圳市奋达企业集团创建于1993年。集团总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今天新开张的奋达生态高新技术产业园,占地面积18.388万㎡,员工近4000人,是集科、工、贸一体,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中国最具规模的音响、移动多媒体及小家电生产基地。F&D品牌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有家用音响、移动多媒体、小家电等三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度、俄罗思等国家占领着20%以上的市场。
奋达集团于2000年通过ISO9001:2000国家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获多项国家专利,2004年取得美国杜比实验室认证;2001~2004年集团连续四年荣获“深圳市外贸出口先进企业”;2002~2003年分别荣获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质量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区长奖”称号;2004年被深圳市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评定为“最具影响力深圳知名品牌”,同年10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评定为“深圳市50强民营企业”。2005年先后获评““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广东省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荣誉。w
ww.
bear奋达集团以“严谨、务实、诚信”的工作态度,秉承“求进、求实、求精”的工作作风,不断地努力创造客户满意的产品。在未来的10年里,集团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拟用5年时间把F&D打造成中国名牌、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F&D经营成国际行业内知名品牌。奋达集团将逐步深化和完善体制改革,力争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2008年,奋达进入了上市辅导期,预计在2年内在深圳上市,我们希望奋达在创新的路上能够越走越远。
回顾远宇20年创业史,在中电元协及电声器件分会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小厂发展壮大,跨出国门,成立AAC瑞声声学科技,并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今天全球知名的微型电声产品研发和生产经营企业。远宇在为中国成为电声强国的创业道路上迈出了光辉灿烂的第一步。
面对受美国经济衰退影响的全球产品市场,面对宏观调控的全国经济大环境,远宇只有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主旋律,因势利导,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才能在创业道路上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我们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并把创新思路看成是首要因素。我们15年前从摩托罗拉手机功能不断增加、体积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中总结出研发和生产微型电声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机遇。公司正是在这种创新思路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市场的战略步骤,把握产品发展趋势,因势利导、通过多年拼搏努力,才成就今天事业的初步辉煌。多年来,我们凭借自身跨国企业的市场和产品信息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思路,把握企业的新产品和产业发展方向,有序地进行一系列产品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这些年来,远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花巨资引进大量精密模具的顶尖设备和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的精密模具加工和生产能力的优势,开发成功并大批量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SMT(全自动化表面贴装)的小于Φ4mm的SMD(表面贴装器件)铁芯振动马达和超薄SMD纽扣式振动马达。
二、与美国名校合作,开发成功微机电结构MEMS硅基麦克风,并由此进入MEMS传感器产品领域。
三、自主研发成功无电磁干扰及低功耗、大容量、低阻抗超薄多层叠加压电扬声器。
四、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数字电声器件。
五、培养和壮大企业自身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在南京成立AAC电声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光学产品研发部门,投资美国硅谷合作研发MEMS产品技术,收购北欧的相关产品设计公司,成立AAC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
六、瞄准国际大客户终端新产品市场发展方向和需求,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高精尖生产检测设备和手段,提高自动化装备能力。不断抓住国际知名大客户的新产品高端市场机遇。正是由于我们及时不断总结出新的创新思路,指导实施了这些产品及产业优化升级和调整战略,才迅速提升了我们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和集成开发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企业抗御单一市场风险的能力。我们企业正在顺利实施产品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就是微型电声器件的市场不再局限于一般手机,而是开发其他高科技产品,一定要走进高端手机市场。
2005年生产"宏发牌"继电器2.17亿只,53%以上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完成总产值5.12亿元,出口创汇3079万美元;2006年预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9万元,出口创汇3960万美元。公司2004年跃居"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第17位,销售总产值在全国继电器内资企业排位第一,在继电器行业世界排位第六,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行业最大的继电器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并在国际同领域内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省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将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紧紧围绕产品开发来开展,通过自主创新,使整体研发水平有极大提高,完成从传统继电器向高新继电器领域转型建成以我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与机制。公司拥有15项科技成果,历年承担各级政府科技项目18项,获得专利58项。
1979年以来,浙江嘉善电声总厂的生产经营管理不断向深层发展,企业的整体素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1989年创产值593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比1979年增长26.25倍,平均每年递增39.66%,实现利润245.55万元,比上年增长62.55%,比1979年增长5.6倍,平均每年递增16.9%,出口创汇从无到有,去年出口总值241.7万元,比上年增长36.8%,其它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扬声器产值、产量、出口量、出口总值、创汇额五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电声行业第一。1988年获得省级先进企业称号,1989年成为国家二级企业。现在,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税、资金利润率等主要考核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企业的标准要求。这些年来,该厂之所以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关键在于厂领导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推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体优化管理法”,从五个方面的系统优化,实现了企业的整体优化管理。
2005年生产"宏发牌"继电器2.17亿只,53%以上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完成总产值5.12亿元,出口创汇3079万美元;2006年预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9万元,出口创汇3960万美元。公司2004年跃居"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第17位,销售总产值在全国继电器内资企业排位第一,在继电器行业世界排位第六,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行业最大的继电器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并在国际同领域内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之一。公司拥有省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将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紧紧围绕产品开发来开展,通过自主创新,使整体研发水平有极大提高,完成从传统继电器向高新继电器领域转型建成以我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与机制。公司拥有15项科技成果,历年承担各级政府科技项目18项,获得专利58项。
哎,5年前也是宏发的群体企业中的一员!
成功了,,
什么都是光辉的,,
如不成功,,"卖猪肉"(北大)都是可耻的,,
很多大老板成功了,,以前做的违法(有些很大的公司老板发家是靠做些不法事情)的事都是到处值得炫耀的
希望也能鼓舞一下,,整个行业
唉,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08和09年,电声器件行业的日子会比较艰难,
能熬过去了,就应被看成是成功.
就深圳某些厂而言,
前几年注意市场和开发紧密相关的企业相对要好过一些.
个别的企业还是有大把的单子可做,
有的企业还是要加班的啊.
这什么意思啊?
可以理解为这个子公司没有了,其实内容并没有变,还是做喇叭? 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