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系统工程师和单元工程师要相互学习.
其实,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早就为前几代的工程技术人员
所证明.
早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大牌无线电厂里的整机设计师
就一步步地认识到要把收音机和电视机以及录音机的音质做好,
就必须和扬声器单元工程师配合好工作.
有不少大厂有专门的电声室或工作小组.
比如:南京的熊猫厂,上海的美多厂,上海的中国唱片厂等.
天津的712厂(北京牌电视机),764厂(录音机),渤海无线电厂(海鸥牌收音机和录音机)
里虽然没有专门的电声小组,但是整机工程师们对音质都比较重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
和扬声器厂的有关人员有密切的工作关系.
..............
进入新世纪了,情况是大不一样了.
先不讲不愉快的事吧.
讲讲我个人在广东的一些感觉吧.
我感到一些大牌的公司已对电声有所重视.
相应地,有了一些优秀的电声工程师在做系统设计和改进的工作了.
我说他们是优秀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扬声器单元厂学会了尊重,
他们注意了和单元工程师的商量和工作协调.
可以很容易就找到好的例子.
至少,我知道有三个知名品牌的公司有好的电声系统工程师.
一个是电视机,
第二是家庭影院系统系统,
第三是HI-FI和综合产品.
要求太低了吧,要我的话,就要求系统工程师必须是做单体出身,而且对电子部分了解得比较多的
在多嘴一句,貌似您发的这系列贴子,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主题吧:那就是,新世纪的电声工程师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修养,对吧/?如果能集合为一个贴子的话,肯定是超人气贴,这么单独发的话,会人气分散,大家慢慢就会麻木了
再水一下,上面有错别字
“在多嘴一句”为“再多嘴一句”
要求太低了吧,要我的话,就要求系统工程师必须是做单体出身,而且对电子部分了解得比较多的
在多嘴一句,貌似您发的这系列贴子,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主题吧:那就是,新世纪的电声工程师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修养,对吧/?如果能集合为一个贴子的话,肯定是超人气贴,这么单独发的话,会人气分散,大家慢慢就会麻木了
兄弟,偶还在水里挣扎,可是您却潜到水里面了,呵呵,这个就是差别了。
其实并不一定要强求系统工程师是牛人,既可以搞单体,又可以搞电子线路,还可以搞声学模拟,呵呵,这样子估计20年左右都出不了一个这样的牛人。社会分工到某个程度,各人做专长就可以了,重要的还是沟通。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并不是某个环节就高高在上了。
切身体会。hoho
BTW,有空K一K,看看到底谁才是野兔K歌第一人,呵呵。
兄弟,偶还在水里挣扎,可是您却潜到水里面了,呵呵,这个就是差别了。
其实并不一定要强求系统工程师是牛人,既可以搞单体,又可以搞电子线路,还可以搞声学模拟,呵呵,这样子估计20年左右都出不了一个这样的牛人。社会分工到某个程度,各人做专长就可以了,重要的还是沟通。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并不是某个环节就高高在上了。
切身体会。hoho
BTW,有空K一K,看看到底谁才是野兔K歌第一人,呵呵。
赞同.
所以现在有了项目管理这一说,项目经理不必是懂得某个环节的高手,但是他(或她)应该是沟通和组织的高手.
要求太低了吧,要我的话,就要求系统工程师必须是做单体出身,而且对电子部分了解得比较多的
在多嘴一句,貌似您发的这系列贴子,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主题吧:那就是,新世纪的电声工程师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修养,对吧/?如果能集合为一个贴子的话,肯定是超人气贴,这么单独发的话,会人气分散,大家慢慢就会麻木了
<新世纪的电声工程师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修养>,
这个题目是大了,从时间,心情和其它种种因素出发,还不敢作这样的大题目啊.
关于本主帖的提出,确实是有感而发的.
前一段时间,有个年青的朋友(应该说是一个单元开发的高手)和我讨论如何与系统工程师打交道.
特别是,如果有人提出了不合理的指标该怎么办?
唉,能出什么主意哪?
我个人是二十多年的单元经验,二十多年的系统经验,看到的和经历的不少了.
但是四年前,以单元厂总工程师的身份仍然难以逃避用户的近乎训斥的"教育".
要是她讲的有道理倒也罢了,关键是她的系统上有问题,又向我们单元方提出了错误的要求.
好在我们那儿应对有方,本人为了定单,只好跨"界"帮她们分析问题,找到改进方向,.....
当然,定单保住了.
我猜想,本厂的面子也是保住了.然而,我帮了半天,系统方没有一个谢字,也算是我在
广东的一个小经历吧.
顶一下!
俺做音箱的,基本上每天都要和喇叭厂工程师以短信和电话方式直接沟通,某些新产品纸盆的纸浆配比俺都要提出自己意见。
2年前,俺做喇叭开发,有时候也挺郁闷的,打样的成功率太低。
顶一下!
俺做音箱的,基本上每天都要和喇叭厂工程师以短信和电话方式直接沟通,某些新产品纸盆的纸浆配比俺都要提出自己意见。
2年前,俺做喇叭开发,有时候也挺郁闷的,打样的成功率太低。
我早就观察到了,你们的产品搞得到位了,我不是说好得不得了,毕竟民用品要讲性价比.
而要把工作做的快而又好,你的路子对头啊.
我在年青时作为单元开发,比较喜欢跑整机厂,一回生,二回熟,
跑出了感情,成了业务上的朋友.
啊,跑整机厂当时还有个好处,可以逃避政治学习哪,
记得文革期间,有时每天下午都要学习哪.5
要是要去整机厂,一般就没人拦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包括做音箱销售的都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要想低音低到足够,箱子的容积要足够大.
那么,单元需要有什么特性才能保证出得了低音呢?
早在三十多年前,THIELE和SMALL两位教授就把这个关键说清楚了,
然而时至今日,不少专业里的工作人员还是不懂这些基本原理,
更有极少数的以小聪明替代艰苦学习,并把理论一概排斥为不符合实际的清谈,
以己昏昏,想指人昭昭,显然是荒堂的.
如果有老板愿意这样,我不反对,你挣来的钱愿意胡花,没人能反对.
但是如果你是打工的,那怕是在整机厂里是个大拿,那么请你有些专业精神,
万不可把无知当做勇敢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THIELE和SMALL两位教授就把这个关键说清楚了.
第一,就是要把单元的TS参数控制好.要将这些参数和系统要求结合起来.
是不是就不可突破了?
啊,我想先把人家那个搞清楚,再创些什么,不迟啊.
另外,不要想当然哪,好像别人就不懂得实验工作的重要.
再有一个情况,需要一些系统工程师注意的.广东这儿的电声在这几年是在发展中,
许多系统工程师在进步,不信的话,一是要看南大本部的培训班上来了许多整机厂的人.
二是要看产品,比如步步高的大众化等级的产品,CAV的出口产品,等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包括做音箱销售的都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要想低音低到足够,箱子的容积要足够大.
那么,单元需要有什么特性才能保证出得了低音呢?
早在三十多年前,THIELE和SMALL两位教授就把这个关键说清楚了,
然而时至今日,不少专业里的工作人员还是不懂这些基本原理,
更有极少数的以小聪明替代艰苦学习,并把理论一概排斥为不符合实际的清谈,
以己昏昏,想指人昭昭,显然是荒堂的.
如果有老板愿意这样,我不反对,你挣来的钱愿意胡花,没人能反对.
但是如果你是打工的,那怕是在整机厂里是个大拿,那么请你有些专业精神,
万不可把无知当做勇敢了.
赞!!!!
谢谢.
到广东来的几年,感到这儿的AUDIO工业的发展是太快了.
另外就是深感诸位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巨大.
我已做不了什么大事了,那就讲讲一些想法和感受吧.
也许对有缘分的人有点用吧.
在这儿要讲一点和外国专家打交道的体会.
确实是遇到几个很懂专业的专家.
有一个是来自北欧的一个有知名度的系统公司.
他是AUDIO专家,在那个公司挂的是总工程师的头衔,
他的同行者是称他教授的.我作为翻译为他和我当时的老板作业务谈判.
另外,就是作为AUDIO同行之间的随意交流了.
他下的单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也是要努力才能完成的),可能的利润空间也比别的客户要大,
跟他谈话是愉快的.
第二是什么呢?
会有不一样的解的吧.
我要提要求的话就是可靠性.
大多数消费者要是买了那一款音箱或是那一套系统的时侯,
是认可了它们的音质的,但是拿回家以后,
一旦不响了,想想他们会是什么批评?
第三应该是什么呢?
音质的调整,尽量地满足市场需求啊.
啊,我想我是犯了一个错.
其实,在单元厂和整机厂之间,首先要谈的是
我们要执行什么标准啊?
这应该是我在上面的三项之上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