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悼念沙家正教授
王以真
今年5月下旬,我正在德国德累斯顿访问KLIPPEL公司,向KLIPPEL先生请教,并探讨一系列与扬声器有关的问题,商谈合作事宜。其间从互联网上得知中国著名声学专家、沙家正教授于5月14日去世。当时心头一震,又一颗声学星陨落。感到十分悲痛,沙教授一生桃李滿天下,对中国电声界做出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尊敬与怀念。也幸有现代的电子技术,即使远隔万里也能及时了解有关情况。
现在有些文人认为现代科技使人弱智、低俗…、他们看到现代科技的负面影响、消极的一面。其实每件事物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就拿信息传递来说,现代手机、微信…,大小消息瞬间传遍。何等方便,何等快速。遥想岑参当年要告知家人,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话报平安。这个传话至少在一个月以上。而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现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我1962年开始从事电声技术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所以一直抱着学习态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能人学…。更向南京大学以沙家正教授为首的各位教授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所在的天津电声厂举办学术报告,请到沙家正教授、曹水轩教授指导。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二位教授,以后读他们的文章,看他们的书,包括沙教授曹水轩教授合著的《扬声器及其系统》、是我经常翻阅的好书,1987年沙家正教授还将其著之《音频声学测量》一书签名赠我。
在一些会议时见面时当面教。在我担住电声行业协会专家组长的几年中,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技术交流会,有了更多与沙家授见面的机会。一次专家组在扬州开会,沙家正教授等出席。而在常州的潘东来和盛盘大驱车从常州赶来。在扬州宾馆设宴宴请沙教授及各位专家,席间我问潘董,此行有什么事?潘董笑道,没有什么事,沙教授及各位老师前来,自当看望。宴会结束,他们又连夜赶回常州。若干年后潘董创办的瑞声公司成为中国最大最盈利的电声公司,作为顾问的沙家正教授的技术指导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潘董尊重技术、尊重人材更是成功的关键。
沙家正教授不仅有渊博的学术,而且有敏锐的洞察力、超强的分析力、…。几件事对我印象很深。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声界括起一股平板扬声器之风。各种平板扬声器风起云湧,许多文章将平板扬声器赞美得光彩耀人,我们邻国一些企业、电声界更是推波助澜,平扳扬声器大有取代锥形扬声器之势。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正在电声界困惑之时,沙家正教授发表一篇文章,科学地,全面分折了平板扬声器的优缺点。虽然平板扬声器避免了前室效应,却使得指向性变坏。科学就是科学,权威就是权威,一下子各种奇谈怪论纷纷消失。喧嚣一时的平板扬声器,除少数外大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件事我对沙教授非常佩服,对于大学教授而言,通常着重科学分析,我们如果拿一些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间题,让他们馬上解决,是不科学的、不明智的、不现实的,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工厂实践中常要一种方向性、指导性的意见。告诉我们这祥做对不对,朝那个方向努力,注意什么间题。具体如何做则是工厂技术人员的事。 沙教授另一篇文章《关于中频谷值的研究》、更对中国扬声器技术提高起巨大作用。
沙家正教授另一重大特色是科学预见性,高瞻远瞩的指出技术发展方向,可以举声柱研究为例。这几年出现的最新电声器材---可控指向性声柱,它溶和了声学、电子学、计算机三方的技术,它可使一个声柱的垂直指向角变窄,而且指向角主轴可以按要求调整。可控指向性声柱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声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各国对声柱的研究并不多,在少数研究中就包括个沙家政教授的文章。其中有锯齿形声柱的理论计算方法,阶梯形声柱的设计方法等。我在撰写关于可控指向性声柱论文中,就参阅、引用了沙家正教授文中的观点。
在声学楼一次研究会上,我提出作为一位电声技术人员,在技术工作过程中,应该有一些可以请教的老师,有一批可以讨论问题的朋友。这个观点得到许多朋友的认同。
我们不但要请教老师,而且要尊重老师。而这种尊重要通过一定形式表观出来,最简单的是过年过节发个短信、微信问候一下。
由于我从事扬声器技术是半路出家,对于南京大学的诸位教授,一直视为自己的老师,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请教,从内心对他们表示尊敬。现在觉得光在心里想不行,这种尊师重道、感恩之心,要通过一种较为正式的形式,更好表达出来。
机会终于等到。1993年9月我去无锡、南京开会。9月24日我在南大南园酒家订了一桌酒席,宴请南大诸位教授。应邀到场的有沙家正教授、杜功焕教授、孙广荣教授、徐伯龄教授、沈勇教授,应邀到场的还有南大校友797总工华子兴先生、电声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润礼先生、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张炳亂先生。
我首先举杯说我在这里举办薄宴,一来是向各位教授行拜师之礼,二来是向各位教授表示感恩之情。并请在座几位朋友见证。我搞电声技术是半路出家,声学理论更是从头学起。这些年来承蒙各位教授和朋友们的关怀帮助、排疑解惑,使我小有进步。借此机会感谢各位教授的热情帮助,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工作,为电声行业多做些微薄的贡献。
沙家正教授说不要客气了,还对我的工作说了一些肯定、赞美的活。我明白,这是对我的鼓励和指出努力方向。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要有进步,就要尊师重道,向老师请教,向老师学习,对老师真心诚意地表示感恩之情。在军校时,得到老师言传身教,受用终生。在工作中,又受到南大教授的帮助,还受到全国各地各单位许多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包括许多南大的校友。
沙家正教授离我们而去,电声事业还会不断发展,将中国由电声大国进步为电声强国是对沙家授最好的纪念。没有出席沙教授追悼会,敬写悗联:
积沙成丘 高山仰止 桃李滿天下
家正风清 水润万物 功垂电声界
申请成为精华贴吧!
对作者观点的认同和对作者的尊重,以及对前者的缅怀。
我和王以真老师见过数面,老师很和蔼、可亲、谦卑并且积极的为电声行业的未来所努力着,并为我们这些后辈积累了很多可参考借鉴的书籍、资料。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福!
积 家
沙 正
成 风
丘 清
高 水
山 润
仰 万
止 物
桃 功
李 垂
滿 电
天 声
下 界
, 。
向前辈致敬!
向前辈致敬!感谢为电声界做出的贡献,晚辈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