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如题.
没有看到任何专家的论述,但又很疑惑.
请大家论论.
会不会是个冷帖?
我先提个反方的观点:
这个问题有这么重要吗?
在公司门口贴个通知,说要招工,
大把的人就来了.
扬声器装配!?上午进厂,下午上线.
别给我说什么要培训啦教育那套你们工程技术人员爱讲的套套,
我这儿生产线上初中生都是文化高的,
可是我们的产品赚钱哪!
(这个年头,赚钱就是了不起,瞧你们一帮文化高有什么用,
不还是要在我这儿打工!?当然我不会傻到讲出来的啦,呵呵.)
企业追求的无非是一个利字
以上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又要保证品质,苦的还是我们的技术人员!
企业追求的无非是一个利字
以上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又要保证品质,苦的还是我们的技术人员!
谢谢回帖,本以为这个帖子要沉下去的.
我不大懂MBA等和一套套的企管理论,就只好举例说明了.
.......
那是5年前的故事了吧,
我在一个厂里当顾问,正好厂里请来一个在大厂做过管理的年青人
到本厂当车间主任.
小伙子很有干劲,也有一套管理上的实战经验,
我们两人很投缘,许多事是一拍即合.
其时,因某种原因,车间在投放新产品时总是有这样和那样的技术问题,
年青的车间主任为此苦恼.
我和他商量的结果就是加强首批小量试产的管理和小结.
因为这是他的权力范围内可做到的也是可以取得老板支持的.
这就需要人去做这些基本工作,比如部件合格率,公差的配合,检验规范的试行等等.
OC部门的人是很支持,但人手少.
咋办?
六七十个工人中有高中文化的不到一个巴掌的数量,
那就培训吧.
年青的车间主任想干好工作,我也有心想试试在SZ这样的环境里,
我们国营企业的那套办法----就是依靠工人的才智,加强培训和教育那套基本功管不管用.
这样,我们就进行了一些尽可能的培训,
我这儿是技术培训,车间主任是对骨干的管理的培训.
我讲的是那些三板斧的最基本的东西,有时会夹些扬声器行业的介绍.
我向这些年青的打工者说:
你们到这儿打工不仅是为钱,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在打工的场所提高自身水平,
艺不压人,把工作水平做上去,就是提高自己自信的一个实际步骤.
............
当然这种培训不可能占用太多时间,最多一小时,有时就半小时.
以骨干为主,但是我劝过车间主任,如有人要求参加,你一定要给
她(或他)机会,所以后来还是有不少年青人参于的.
.............
啊,培训时间大多在公司下班的时间,没有人来阻挡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那么效果如何呢?
这个效果也不可能一两天就出现,是个渐变的过程吧.
但是,这和打仗是一个理,你训练部队就是为的实战,
那个年青的车间主任和我一样都是喜欢鼓励人的人,
他手下的骨干的积极性给他调动起来了,有个管统计的中专毕业生成了他的内当家,
他本人倒是成天在线上顶替工位.
看到这些,我心中暗喜:年青人前途无量矣.
...........
要过春节了,干部们要回家过年了,
但是,来了急活,必须在春节前完成,
其间改设计,换方案,.....零配件的供货也很难达到理想,
最关键的几天里,开发人员也家中有事了.
生产线上的工人
本来就是动员后在厂(晚回家)的部分员工,
难免的是心里也长了"草"啦,
幸而有那些"死"党顶得住,最终是完成任务.
事后,车间主任对我说:
压力太大了,好的是心齐,如有神助,把最后的单元装完箱后,
最后才松了一口气.
........
我则在心中叹了口气,这样的队伍是练出来了,
而老板们那知其中的艰辛,最后队伍还是要散,....
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哪.
那些骨干和工人们是有女有男,
女孩子多一些吧.坦白地说,是应该上学的年龄,
但是跑到SZ打工来了,我个人感到
他们多是心灵手巧的,笨手苯脚的是太少了.
初中的基础课是学得太差了.
也有少数学得好的,那就是我们培训的重点了.
总的来说,训练是太必要了.
许多年青人对许多事不懂,跟着感觉走,
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跟什么.
真正遇到事了,又傻瓜了.
有时会显得所谓素质不高,
......
但是,我的体会是总体上年青人是好的,
许多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有件小事,我看到,院子里在下班后往往会出现瓜子皮,很干净的地上很是....
我在一次讲课时顺便提到这事,
我说,你们年青人都希望得到尊重,OK,我以为是正确的,
但是诸位想没有想过你们也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呢?
清扫大姐年龄比你们大得多,......
这样,加上公司也定出了奖惩制度,
瓜子皮问题就解决了.
连带后来公司推行5S之类的管理,厂容也比较好了,
工人的精神面貌也比较好,走出来是和别的厂不大一样.
话到如此,来条反方的看法:
你老兵讲了那么多,和我老板有什么关系?!
我给了人打工的机会了,我这就做的够好的了.
你行就在这儿干,你不行就走(还好没说是你给我滚!)
你老兵不要在这儿讲你那套互相尊重那套了,
平等是不可能的.
老实说,不要说工人很好找,就是你们工程技术人员,
如今也是一把一把的,
你们有什么了不起的?!
啊!?
啊.为了增加可读性,我在这个帖子里虚拟了这么一个反方意见.
那就要声明了:
这儿的反方意见完全是一个虚拟,
请千万不要去猜测是谁,也千万不要作自我对照,
如不幸,发现有相象之处,只能说是偶然而已.
为了保险起见,我认为我在SZ打工的地方所遇到的老板中没有一个表达过这种反方意见.
现实中的老板还没看到几个真正在意和重视生产线的员工的;
总觉得对做喇叭并不尊重,工人当然自生自灭了,见多了就会了,工人的作用除了把产量干出来就不要多想了.呵呵
对人性的尊重再过一百年!
现实中的老板还没看到几个真正在意和重视生产线的员工的;
我经常听到类似的意见,也部分认同.
不过还是一个相对的情况.
有些厂是会做的好一些.
比如我和上文讲的车间主任合作共事的近一年里,车间工人们的感觉比较好.
这也是有基础的,我个人的感觉是公司老板们做的还是要比许多厂好.
每月工资按时发,职工是有一定的权益的,
记得有一次公司组织员工们到海边玩,很多年青人是第一次看到海,
节假日有活动,八月节发月饼,元旦开迎新晚会,
这些都增加了职工的凝聚力,在这样一个态势下,年青的车间主任和我的
培训才能取得成果.
工人的作用就发挥得好.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
要发挥每层干部的自身作用,老板们总不能亲自到生产线上来表示重视.
公司的政策是由管理干部的工作体现.
......
另一方面,作事就可能出现矛盾,
一个有主见的下属又往往容易引起嫉恨,诸位不得不多想想,再三思而后行的啦.
总觉得对做喇叭并不尊重,工人当然自生自灭了,见多了就会了,工人的作用除了把产量干出来就不要多想了.呵呵
对人性的尊重再过一百年!
一百年!?
哈哈,我是看不到了啦.
反方意见:
老板们,不要听老兵的,什么海边晚会的,什么凝聚力?!
一派胡言乱语,
工人不就是干活的吗?(我老子的上代就是拉板车出身,
我老子可比你们这帮大学生太懂工人是怎么办回事了,
更不用说,他们是农村来的,尊重他们?!笑话.)
老板们,我的法子好啊.
我把厂建在公共汽车来不了的僻壌,
你工人下班后没地方去,玩啊,访亲探友,全免了,
你上哪儿去?乖乖地给我干活给我加班哪.
什么?!零花,理发,洗澡,....等等,怎么办?
我厂里全给他解决了啊.
(咳,我在其中捞的银子就不给你们讲啦).
不听话?!
那就让他领会领会什么叫厉害!
如今有钱,什么搞不定.
..............
---------------------------------------
本段纯属虚构,请勿对照自认.
弱弱的拍一下,工人技术人员有的是,招工人技术人员的公司也有的是。。
弱弱的拍一下,工人技术人员有的是,招工人技术人员的公司也有的是。。
这很好啊,有空时我讲些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