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电声与扶贫乍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关系。
04年六月,我去参加北京灯光音响展,期间一个同去的同事说,回程时去他家看一下。我答应了。 他家在豫南
大别山中的新县,一个小山村中。
参加展会后,回深圳途中,在新县下了车。然后找了个三轮,晃呀晃,路不好走,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来到
他家,是叫小界岭的一个镇,他家所在的村和镇中心还有十多公里的样子。同事家的经济情况应该在他们村是中上等,
有堂屋,东、西屋,还有院墙。在他家呆了二天。这在这两天中,我对他家旁边的一户邻居很是关注。
他的邻居这一家姓陈,男主人腿有残疾,行动不方便,一家全靠女主人种田为生,正房有两间,比较旧的,还有一
个厨房,没有院墙,没什么像样的家具电器,值钱的恐怕就是一台14寸的电视了。
但他家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和一个最小的儿子。真不明白,家境这个样子,还生那么多做什么。四个孩子中,
老大十七岁了,老二,初中都没上完,老三在上小学,最小的那个四岁。我和他们夫妇,详细聊过,他们生活真是不容
易呀。
两天后,我和同事决定带上他们的大女儿来深圳。到深圳后,给她安排到横岗的一个电子厂上班了。去年她妹妹也来
深圳了,姐妹俩也可互相照应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他/她们一个工作或是一项技术,有时比给他/她们经济上的帮助更好.
这个贴子要顶!
好!
向楼主和你的同事致敬.
先顶一个!楼主是好人啊.
如果不找到贫困的根源,外力也只是救的了一时但救不了一世呀.
说实在话如楼主所描述的情况在西北一些内地省份太常见了,怎么办....
Very good.
我的想法是我们只能做我们能做的事,
同时在这儿说话,也是只能说我们能说的话.
所以我赞成楼主和他同事的做法.
也许我们能做的是太少的比例了,
但是对于那些得到帮助的人来说,就是100%了.
-------------
其实,我们能做的还是不少的,
比如很多打工族中有许多人的中学文化学得不大实用,
如果各位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他们补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更是功德无量的事了.
有条件的网友是可以借鉴一下楼主的经验,
助人,实质上也是助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他/她们一个工作或是一项技术,有时比给他/她们经济上的帮助更好.
尽力给别人提供一个机遇,,
如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他/她就能成材,,
好!说的对.
大家正在回家的路上,
借这个帖子给回家的朋友们道一声
一路平安!
另外不妨参照楼主的做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呵呵,先谢谢一个老兵
回家后看看或许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记得有个故事.
说的是涨潮了,海滩上留下了一条条回不了大海的鱼儿,
一个老头拣起了一条又一条鱼扔到了海中,
落难的鱼太多了,一个路过的小孩对老头说:
"太多了,你能救得了几条?"
老头说:
"是的,只能是有数的几条了,..但是对于那条被救的鱼,它的得救会是它的重生啊."
小孩也跟着老头一道忙起来了.
回到了家里,发现"落难的鱼太多了"太多了...
强国富民,新年美好的祝愿!
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偶做了近三十年的好人,
可好运却很少来找我,好报在哪里呀?
还要自己主动去找的,
关于落难的鱼,还有个版本: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题目叫“这条小鱼在乎”:在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一
名男子来到海边散步。他发现在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
上岸来的小鱼。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大海近在咫尺。用
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晒干而
死的。男子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
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
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好心劝道:“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
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
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
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让我们学着特蕾莎修女所说的,怀着一颗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