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如题.
不放在招聘室的原因是我在这儿是讲过去的事.
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行业的发展.
希望大家一起说,一起讨论.
为阅读方便,贴过来.
1.有个小同事,必须去见工.
她其实挺有实干的能力,是个扬声器开发的好手.
去了,大概是不成功.
为什么,说是那个考她的人问她,
设计扬声器单元时,由其功率指标出发,怎样算出音圈线的线径?
她没答出,反过来请教,
那个考她的人说,我能算出的,但是是机密,不能讲.
她回来后问到我,我笑了:
他是不想要你,又想从你嘴里套些东西.
就是在为难你啊.
你太老实了,
你当时应该这样回答他:
我知道怎么算,但是我在原公司签过约了,
三年中不得暴露这一机密.
----------
她听了我的话,还是将信将疑的,
我差的是没直接这样讲:
我参加工作起就搞这个设计了,理论基础在那,情报信息是够灵的了,
在单元设计上是力图走科学道路的老兵了,还不敢在扬声器功率上忘掉
实验.何方人士,竟口出狂言,能算出扬声器的功率?!
当然,有经验参考,电流和线径的关系在电工学里是有公式的,....
2.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进来的故事了.
还是若干年前的真事.
一位老板说要从台资厂请管理高手.
一天,告诉我,见到了一个年青的,很有水平.
我问"何以见得?"
答:"看看他写的关于在喇叭厂加强管理提升水平的设想的报告."
我看了一眼,说:
"按说,把扬声器厂写成喇叭厂就不像是专业水平,..."
老板说:
"哎,你再看看,看内容,忘掉标题好了,我看这个小伙子不错."
我又细看了一遍,叹了口气:
"一般啦,你不大上网,你不知道啊.
这种报告,我有个半天,从网上下载素材来,粘贴一通,不要说是一篇,
就这样水平的,十篇夸张了,三篇四篇不难啦.
不过,你看中的是他有台资厂经历,那你就让他来吧."
--------
后来,才知道这个青年在台资厂并没有做过管理工作,
他是不是中学毕业都是问题,
然而老板和他是互相看中了.
再讲一事.
有段时间,我所在的公司希望我能搞一个有水平的项目.
好,那我就和老板商量了,招一个懂DSP(数字信号处理)的年青人吧.
事情是明摆着的,招到人就能开题,
招不到,那就开不成.
我心想,这样的人在美国是好招的,有名的理工学院电机系里的研究生们懂这个的
是一把一把的,但是在中国(2001年)会怎样?
我没数.
老板说:登个广告吧,在SZ还招不到人吗?
没让我直接和打电话的应征者接触.
后来老板说约见了几个,让他们到公司来,
你考考他们吧.
某天,我记得是约见了四个人吧,
真正一见面,才知道三个只是焊过电路板的,知道些放大器的皮毛,
我问他们学没学过"信号和线路"这门课,接触过DSP的芯片没有?
那怕是MOTOLORA的(我想要的是接触过德州芯片的人),
他们三人(当然是一个一个问的)倒是老实,说没有,
其中与一个倒是说,我可以学的啊.
我接着他的回答问,那你懂不懂CHIP焊接呢,他老实说:没有.
我只好对他说:没法啊,没有给你学习的时间了,我要了你,
老板面前没法交代啊,我的眼睛和精力都不容许我来做DSP的具体工作了,
指着招人能招到干活的人,没法收你啊,你呢还是找那些放大器厂或一般的电路厂吧.
第四个对我的问题都给了"是"的回答,他说话很谨慎,
但是显然不太懂电路上的事.
因为老板关照的,有个笔试,实在是最最基本的问题了.
其中有个题是:
请翻译下面这个词组: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还有一个问题是:
说说奈奎斯特取样定律的基本内容.
他看着券子,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他的简历上可是某某大学的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啊.)
他脸红了,我装着没看见说:
啊,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啊.
他沉默不语地走了,我则礼貌地把他送到了楼口.
---------
---------
说起来我很同情他们的,毕竟要化车钱和时间到这儿见面的,
但是我这儿是要建课题组而不是搞培训班啊.
哈哈,看来真是找才不容易啊.
不久前,我也碰到一个公安学校毕业小伙子的,也算出来打工,在某喇嘛厂当工程师,二年不到从JS跳到ZJ,又要来JS了,开价3K.
一聊,对那些书上到是能对号入座的.我想大部分半路入这行的,有这种意识也不容易了.但是否进这行也太容易了吧,不能一口成胖子啊.
我问他先当技术员行不行,先从这里起点.小伙子没坑一声就走了.我无言,后生可畏!
还有个就在AAC一城,有5年以上了,想外出去搞micro .我问他你算过吗,你只是为找一个工作吗,真是看不透啊.
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想出去的太容易了,可想进来的也得要作长期居住的准备啊,毕竟这行想淘金你可能也来晚了.呵呵.
db啊,老板们大多是人精哪,有用的人他们当然是想要的.(也有会不会判断人的水平高低以及肚量的问题).
真的找需要的人并不是他们有时爱说的
"如今找人还不容易!?满大街的大学毕业生,一抓一大把."
比如,我上面帖子说的找DSP人才的事,后来是找到北京,
结果呢?
合用的人才不愿(或不敢)到SZ来,
那么,我所设想的项目就没立成,
前两年才知道,是有单位干成了.
这里面有个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合用的问题.
在三十年前,我是听到一个同事(副厂长)在公开场合发出这样的人才观:
就像有高山就有深谷一样,一个工程技术人员
有他的强项就有他的弱项,对工程技术人员不可求全责备.
那样的一个年月有那样的观点真是不简单了.
然而,好的观点贵在坚持,十几年后变了,
他变得对工程技术人员不放心了,
周围的人中,庸才多于人才的趋势就难免了.
接着讲个故事.
公司发展了,开发部有太多的图纸要处理了,
老板们决定找个会CAD画图的,问我该招哪样的人?
我说,你们想给多少工资呢?
我一听,就说,那就只能招中专毕业生了.
老板让人发出广告,
来了一些人应聘.
其中有个小伙子过了老板的一关,可参加技术考试了.
主考让他在计算机上根据盆架草图用CAD画出一个正式的图来.
我不是考官,但是有权进入房间看这个小伙子画图.
这个小伙子很有板眼,一步一步,就画开了,
看得出来,不是非常熟,但是能对付的下来,...
他对我很有礼貌,知道我也有说话的分,在不经意中,
慢慢说:
老师,我用过CAD,但是这个版本比我用过的新,我要边看边用的,....
我说:没关系,你不要急,....
大概是一个多小时后,他的图画完了.
主考向老板汇报有关情况,
认为画的是对的,但是速度是慢了一点,...
老板说:你们看,要不要他呢?
主考在那儿犹豫,
我就说:要,我看这个小伙子行,他还有综合素质,...
主考又提出个什么什么的理由.
我说:
行了,你们就不要犹疑了,你们就想想计算机人才现在是怎么个行情吧,
就你们给的这点工资,能请到这样的小伙子,你们就知足吧.
------
我的话不大客气,但是老板精啊.
结果:
这个小伙子是进来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板听我的建议是正确的.
-------
我讲这个故事是让年青人知道"山"那边的一个例子.
想想,能不能吸取些经验呢?
获益非浅啊
有的不是要看他现在,而是要看一个人的潜力.但是这要有机会才行.
要是我是那个老大的话,你只要拿出那本书来,给我看是哪一页,就是PASS了.
当然我会看你带的是哪本书.
有个我很器重的老大级的工程师,他参加一个面试,
事前,我向他透题,说一定会考问扬声器系数的等效电路.
老师和他是专门在一个房间讨论的.
事后,老师对我说:
唉,你们南大的人对导纳型怎么都不大熟呢?
---------
坦白地说,几十年前,这样的题正是我的好戏.
但是这二十年来,我也忘了不少,让我背书,也够呛.
我就满足于查书再解决问题的状态了.
有的不是要看他现在,而是要看一个人的潜力.但是这要有机会才行.
这话有理.
有次公司内部招聘,来了个年青人,是绘制印刷电路板的部门来的.
他对电声是爱好,面试时还对公司里的电声工作发表了带批评的见解.
他会弹钢琴,...
基于这两点,我认为他很有潜力,那就主张要他.
后来他来了,几个月过去了,他成为一个好助手,同时,
他对我说,不进来真不知专业和业余竟有那么大的差别.
想想我当初那些批评真是不知高低啊.
我说:你有批评精神是对的,当然不是每个老工程师会和我一样,
我喜欢你的独立思考,那怕错了,你会自我更新.
如果人云亦云,那我们就讲不到研究和发展了.
顶一个
有次公司内部招聘,来了个年青人,是绘制印刷电路板的部门来的.
他对电声是爱好,面试时还对公司里的电声工作发表了带批评的见解.
他会弹钢琴,...
基于这两点,我认为他很有潜力,那就主张要他.
后来他来了,几个月过去了,他成为一个好助手,同时,
他对我说,不进来真不知专业和业余竟有那么大的差别.
想想我当初那些批评真是不知高低啊.
我说:你有批评精神是对的,当然不是每个老工程师会和我一样,
我喜欢你的独立思考,那怕错了,你会自我更新.
如果人云亦云,那我们就讲不到研究和发展了.
请注意,我这儿引用的是内部招聘的例子,年青人说话冲些没什么.
招聘人看不中的话,也未必会对饭碗造成多大威胁.
从实际出发,应聘时的表现和说话是非常重要的,
需仔细和谨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