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先看一下广州国光电器2004年以前从高等院校招聘的部分毕业生名单:
5632 | 华南理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王浚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本科 | 2000.04.18 |
566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龚靖培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本科 | 2000.04.18 |
5665 | 南京理工大学 |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 叶希鹏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本科 | 2000. |
5677 | 长春科技大学 | 工业分析 | 邹亚乔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本科 | 2000.04 |
5682 | 华南理工大学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王吉吉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本科 | 2000.04.18 |
5683 | 华南农业大学 | 企业管理 | 艾贺玲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本科 | 2000.04.18 |
5686 | 湖南财经学院 | 会计电算化 | 万金成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本科 | 2000 |
5693 |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张宇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本科 | 2000.04.18 |
知名的电声企业每年都会从高等院校招聘毕业生,当然不局限于声学专业。然而我们可以感觉到不同
的公司会选择不同的院校。这里只说一下有关声学及相关领域(电子通信、机械类等)
比如:广州国光钟情于南大,
东莞冠万选择海洋大学,去年从海大一口气招了十多个海声专业的
塘厦的华强三洋对大连理工大学有兴趣,每年都去那里搞校园招聘,可能是因为公司的总经理
(或是厂长)就是东北人的原故吧
我从事电声只有几年的时间。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那些深层次的原因就不知道了
有趣的现象!
但从名单上看不出GGEC偏重于南大.
AAC偏重于南大,是有根据和原因的,因为潘董是南大名誉校董.
GGEC招机械和模具\材料方面的人才,有眼光!企业需要各种人才.
的确是一男一女,都是我同学。呵呵。
哈工大的制浆造纸学专业不错.博士学位都有.
第一家公司的老板说过:南大学电声的都要!
呵呵,,
楼主错了,国光对南大的毕业生有极度恐惧的心理。我是90年代初进入国光的。94年的时候国光一口气从南大招了5个毕业生,结果大老远跑到广州只呆了一个星期就全部跑光了,原因是电声企业工资太低,南大的知名大学毕业生看不起这份工资。从此之后国光没有招过任何一个南大毕业生。
94年之前国光也只招过两三个南大毕业生,结果也是在国光混日子,原因是国光的高层都是中专毕业生。对重点大学生有防备和严重的排斥心理。在国光无所事事的几个南大毕业生离开国光之后都成为大老板或者行业精英。
相反国光招了很多海大的都比较成功。估计原因是海大的名气没有南大那么响,学生的期望和定位比较低,能够接受从基层做起,另外被排斥的目标也没有南大的学生那么大,所以在国光混得比较好。
哈工大的制浆造纸学专业不错.博士学位都有.
楼上的言之有理!
曾有同学在GGEC,干了几年就离开了,自己做老板,应该不错.
楼主错了,国光对南大的毕业生有极度恐惧的心理。我是90年代初进入国光的。94年的时候国光一口气从南大招了5个毕业生,结果大老远跑到广州只呆了一个星期就全部跑光了,原因是电声企业工资太低,南大的知名大学毕业生看不起这份工资。从此之后国光没有招过任何一个南大毕业生。
94年之前国光也只招过两三个南大毕业生,结果也是在国光混日子,原因是国光的高层都是中专毕业生。对重点大学生有防备和严重的排斥心理。在国光无所事事的几个南大毕业生离开国光之后都成为大老板或者行业精英。
相反国光招了很多海大的都比较成功。估计原因是海大的名气没有南大那么响,学生的期望和定位比较低,能够接受从基层做起,另外被排斥的目标也没有南大的学生那么大,所以在国光混得比较好。
这位兄台说得太准确了,现在GGEC的技术骨干大部分是海大的.
海大的学生基础扎实,他们虽然有声学基础课程但是没有关于喇叭的理论和经验,所以好学勤于动手就使得他们要比南大的学生强!
这是一个南大毕业的教授级高工对我说的一段话。
其实不管是南大还是海大,主要还是在于企业和应聘者两者之间的问题.
有很多企业只是要那个声誉.这样就说我这有多少的那个名校的人
另一个就是应聘者自持是那个名校的不肯从头做起和想一步登天,要一出校门就要多高的薪金.
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楼上的言之有理!
曾有同学在GGEC,干了几年就离开了,自己做老板,应该不错.
国光出来的老板太多了,就以纸盆厂来说吧,花都附近的纸盆厂都是国光人出来开的或者有渊源的,所以国光有黄埔军校之称
都是谁呀
海大出来的有搞MIC / BUZZER的没有?
工作3-5年左右,个人独立完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