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由于第一次发的贴现在打不开,所以重新发送一次。如有回复的网友,看到后顺便重新回复一下,谢谢!
本人曾经给某知名品牌音响公司做过一款8ohm的全音喇叭,最初阶段某竞争对手也在送样,不过他们的是12ohm方案。两者的喇叭参数、曲线很接近。
负责认证的电声工程师对比听音条件为:同样的功放推动,自由空间听音,我的喇叭串接4ohm电阻。
听音结果:我的喇叭低音失真大,导致中音不清晰。本来那位电声工程师就因某些未知原因倾向于使用竞争对手的喇叭,所以在最初阶段我就处于很不利的情境。
虽然最终认证了我的喇叭,但我认为他当时的听音方法有很大问题。虽然当时我委婉的向他提出了我的看法,但他不认同,还说串联电阻只是会影响高频。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听音方法的分析(见附件,当然也不一定正确),希望各位高手给予评论。
另外,对于喇叭在自由空间中听音这一项,懒得分析...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 下载次数: ] | |
![]() |
奇怪,怎么回复没有了。
你的理解是对的。2个不同阻抗的喇叭T/S参数接近,但串电阻之后肯定会引起“整个系统”的T/S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低频响应。通常来说就是Q值增大了......
当然,中高频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后碰上这样的情况怎么办?除了用两台放大器调成不同的增益对比以外,用高质量的自耦变压器进行阻抗变换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看了文章,窃以为是串了了电阻的缘故;
看了PDF,才发现刚才的分析都不是对的;
不知道所谓全音域喇叭是什么喇叭,多大喇叭?裸听?目标低频下限多少?最大声压多少?
这些参数都能对应回来你的喇叭的结构;
所谓中音不清晰,很有可能严重失真,但是是否有分析过失真产生的原因?很显然,从pdf上是看不出来的。
或许真的是你的样品不如你的竞争对手的;
或许都不咋样?
BTW:不要贸贸然怀疑你的客户的专业程度,好歹是某知名品牌音响;更不要怀疑某某工程师的RP;毕竟你们是合作关系;
看了文章,窃以为是串了了电阻的缘故;
看了PDF,才发现刚才的分析都不是对的;
不知道所谓全音域喇叭是什么喇叭,多大喇叭?裸听?目标低频下限多少?最大声压多少?
这些参数都能对应回来你的喇叭的结构;
所谓中音不清晰,很有可能严重失真,但是是否有分析过失真产生的原因?很显然,从pdf上是看不出来的。
或许真的是你的样品不如你的竞争对手的;
或许都不咋样?
BTW:不要贸贸然怀疑你的客户的专业程度,好歹是某知名品牌音响;更不要怀疑某某工程师的RP;毕竟你们是合作关系;
我倒完全和你相反,首先要据理力争。
Q值大了,也会引起失真加大导致不清晰,等等诸如此类,这不同条件造成了太多不对等的条件。失去一个相对公平的基础,就算这次听音能侥幸过关,以后还是会出现问题的。
奇怪,怎么回复没有了。
你的理解是对的。2个不同阻抗的喇叭T/S参数接近,但串电阻之后肯定会引起“整个系统”的T/S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低频响应。通常来说就是Q值增大了......
当然,中高频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后碰上这样的情况怎么办?除了用两台放大器调成不同的增益对比以外,用高质量的自耦变压器进行阻抗变换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谢谢路人甲的回复,看来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看了文章,窃以为是串了了电阻的缘故;
看了PDF,才发现刚才的分析都不是对的;
不知道所谓全音域喇叭是什么喇叭,多大喇叭?裸听?目标低频下限多少?最大声压多少?
这些参数都能对应回来你的喇叭的结构;
所谓中音不清晰,很有可能严重失真,但是是否有分析过失真产生的原因?很显然,从pdf上是看不出来的。
或许真的是你的样品不如你的竞争对手的;
或许都不咋样?
BTW:不要贸贸然怀疑你的客户的专业程度,好歹是某知名品牌音响;更不要怀疑某某工程师的RP;毕竟你们是合作关系;
首先,谢谢你的评论。
喇叭是1.75寸的,8ohm,灵敏度82dB,确实是裸听。但更多的听音细节我不知道,因为那个工程师不跟我说,也拒绝让我一起听。
过后我用KLIPPEL专门测试了谐波失真、HI-2失真、互调失真、直流偏移等,都与竞争对手的喇叭差不多。所以很无奈,才写了这篇分析。
我之所以怀疑他的专业性,是因为“裸听”和“串电阻”,至少“裸听”绝对不是一个有效的听音方法。
如果你认为我的分析有错误,望不吝赐教!
从上述上看,这个客户串联电阻只是想单纯地降低喇叭的输入,目的是想和12ohm 的条件一致。 确实忽略了加了这个电阻的其他影响! 正确的应该是用两台同样的功放,加给喇叭同样的功率来测试,这样才公平。
首先,谢谢你的评论。
喇叭是1.75寸的,8ohm,灵敏度82dB,确实是裸听。但更多的听音细节我不知道,因为那个工程师不跟我说,也拒绝让我一起听。
过后我用KLIPPEL专门测试了谐波失真、HI-2失真、互调失真、直流偏移等,都与竞争对手的喇叭差不多。所以很无奈,才写了这篇分析。
我之所以怀疑他的专业性,是因为“裸听”和“串电阻”,至少“裸听”绝对不是一个有效的听音方法。
如果你认为我的分析有错误,望不吝赐教!
碰见裸听的对比,直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