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2][3] [4] [5][6]
[浏览完整版]

标题:声学楼七周年年会直播与回顾

61楼
xj 发表于:2012-11-25 16:23:23
现场讨论的图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47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2楼
xj 发表于:2012-11-25 16:24:36
现场讨论图片2: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47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3楼
skye 发表于:2012-11-25 16:45:58

关注着你们,恭喜恭喜

64楼
波波one 发表于:2012-11-25 19:14:12
有么有现场直播的视频呢  收藏下。。。
65楼
hyonsoo 发表于:2012-11-25 20:46:31
下午提早回来了,大奖本本跟我无缘了!不过不遗憾让我知道的很多新的技术,跟很多老朋友见面等!
66楼
子卿 发表于:2012-11-25 21:41:40
以下是引用xj在2012-11-25 10:39:09的发言:
用有限元分析的方式介绍了膜片本真频率与本征模式,然后跟进本征模式的一些特性(模态是正交的,各本征模式可以看做独立的元器件)来建立每一阶本征模式下的等效电路(需要定义集总参数----广义质量、等效顺性、等效阻尼),并分析了各阶下的机械阻抗的特征(第一阶模态的机械阻抗远比更高阶模态下的阻抗的低很多)。
并提出按膜片的内波长进行一个新的频段划分方式(低频段----频率低于第一个节圆的本征频率,中频段----第一个节圆到里面球顶出现分割振动前的频段,高频段----高于球顶也以出现分割振动的频率)来阐述各个频段下辐射状况、频率响应及其特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45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5 10:40:41编辑过]

关于频段划分这块,我觉得才是最出彩的!比直接与空气中的波长比较更科学!将来一定会是主流!

67楼
skyla03 发表于:2012-11-26 8:15:07
顶一下楼上的~~
68楼
zhangyu 发表于:2012-11-26 8:33:58
圆满成功!!!!
69楼
xj 发表于:2012-11-26 8:41:41
活动在昨天下午5点40分在大会主席奚爱军先生的答谢词中正式圆满结束。

感谢花都区科信局的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
感谢各位光临的嘉宾和新朋旧友!
感谢各支持单位的大力支持!
感谢声学楼团队的幕后默默付出!
感谢华钜君悦酒店的工作人员!
感谢开幕式和现场音响的工作人员!
感谢出席活动的各家媒体!
感谢每一位关注和关心声学楼,声学楼年会的朋友们!你们的关注和关心,就是声学楼持续前进的动力!!!

让我们期待来年!!!!

X.J
70楼
小平头 发表于:2012-11-26 10:07:54
没有参加,论文集收到了,特邀报告有没有共享的?
71楼
haiteli 发表于:2012-11-26 11:45:58

参会都上来发片啊

72楼
zouhaixian 发表于:2012-11-26 12:44:53
还好这篇讲稿在本届论文集上有,学习受教了.
以下是引用xj在2012-11-25 10:39:09的发言:
用有限元分析的方式介绍了膜片本真频率与本征模式,然后跟进本征模式的一些特性(模态是正交的,各本征模式可以看做独立的元器件)来建立每一阶本征模式下的等效电路(需要定义集总参数----广义质量、等效顺性、等效阻尼),并分析了各阶下的机械阻抗的特征(第一阶模态的机械阻抗远比更高阶模态下的阻抗的低很多)。
并提出按膜片的内波长进行一个新的频段划分方式(低频段----频率低于第一个节圆的本征频率,中频段----第一个节圆到里面球顶出现分割振动前的频段,高频段----高于球顶也以出现分割振动的频率)来阐述各个频段下辐射状况、频率响应及其特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45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5 10:40:41编辑过]

73楼
Sted_Zero 发表于:2012-11-26 12:49:48
以下是引用nisa在2012-11-25 15:08:03的发言:
可惜今天没去,不知道张先生报告的具体内容,只看XJ的简要说明,没有质疑的意思,只是希望有新意吧。
Carl Poldy在1983年提出的基于模态的膜片等效电路的建立,如以下截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5 15:10:06编辑过]

非常感谢nisa提出的相关疑问,实际模态分析在结构分析中是再普通不过的方法,这一套理论的成熟远远早于1983年,这里还要再谈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各位同行已经开始应用比较成熟的有限元软件做相关计算和仿真,如果直接看待相关结果,可能得到的仅仅是“真”还是“不真”的结论。如何合理的利用好相关软件和处理得到的相关结果才是我们工程开发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报告仅是提出一种思路,如何从有限元计算中得到量化的模态参数。

 

至于Carl Poldy的文章之前确实没有看到,非常感谢nisa告知有此篇文章,刚刚浏览了一遍,虽然有一张膜片前三阶本征模式的图示,但在等效电路处理方面并未以模态来划分,而是按膜片不同的振动区域来划分。他文章中是模型(model),而非模式(mode)。

 

声学楼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非常欢迎nisa等熟悉国外相关进展的朋友多来论坛参与讨论。

74楼
nisa 发表于:2012-11-26 15:38:43

1) Poldy教授是基于前几阶振动模态将振膜划分为几个振动区域,在我贴的那个图下面也有提示“First there vibration modes of a membrance”;也在他老人家所写的《Loudspeaker and Headphone handbook》之Chapter 14章中也提及了这个思路:”Only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modes, such as F1, F4, F8 (_3.6 _ F1), can inherently move air, and will normally be induced even in an ideal transducer, for both dynamic and electrostatic types. In all the other modes plus and minus cancel out.” (P618).

如下图:

 


2) 今天有幸看到张亚东先生等人的报告,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非常感谢他们无私的分享,希望后续能加深该理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研究。我大概理解:将振膜的振动分解为各个本征振型的叠加;分别计算各个振型的广义质量、顺性及阻尼,从而建立振膜的等效电路。


报告中提出了广义质量、阻尼、顺性,从振膜任意位置处的速度振幅V(w, r) 的公式(4, 从而得到了导纳型“图2 振膜的等效电路”;从该电路图看出,每一阶轴对称本征模式都被处理为广义的三个集总参数mrc(也即三个元件),振膜总的线速度为各阶本征模式下的线性叠加。高阶模态下(或说有节圆产生时),可以使用广义质量、阻尼、顺性来作为集总参数,从而解决振膜各个位置线速度的大小、方向非一致的问题。


PS:以上理解得不对的地方,还望作者加以指点,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6 15:50:38编辑过]
75楼
Sted_Zero 发表于:2012-11-26 16:41:41

Nisa的理解完全正确,实际文章并未提出什么新东西,这相当于就是数值计算中采用满足边界条件的试探函数的Galerkin法。文章目的是希望从事扬声器仿真的国内同行不要仅仅纠结于仿真的“真”或“不真”,而是要更多的对计算结果做相应的分析,充分利用好成熟的有限元计算软件举一反三,真正达到优化的目的。

报告中有些细节问题给忽略了,比如阻尼的定义还是值得商榷的,音圈驱动位的边界条件如何设定等。

Poldy先生在loudspkear and headphone handbook中关于耳机仿真,读过多遍,收益匪浅,推荐国内耳机的同行都读一读。

76楼
neil 发表于:2012-11-26 22:25:15
没有去,遗憾!!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7楼
水仙 发表于:2012-11-26 23:09:06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谢教授.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8楼
水仙 发表于:2012-11-26 23:09:56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杨博士.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9楼
水仙 发表于:2012-11-26 23:1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大会报告之一.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0楼
水仙 发表于:2012-11-26 23:14:0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大会报告之一.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2][3] [4] [5][6]

Copyright © 2005-2023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8.29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