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音箱及分频器设计室 → 倒相式音箱设计的再讨论


  共有2579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倒相式音箱设计的再讨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松香味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11 积分:412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3-23 18:06: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1-22 21:57:2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WAMM在2007-11-22 09:19:41的发言:

为什么许多人会对双峰这么关注呢?我想是因为阻抗曲线的测得相对容易和方便.久而久之,人们反而忘了这只是一个辅助(是主要的辅助)的测试项目而已,这个问题我要感谢王以真前辈,他在2003年回我邮件时明确提醒我一定要以测试的频响曲线为准,不可以阻抗曲线为项目定案依据.之后我就一直为取得准确的低频频响测试结果而困扰,因为测试条件总是达不到,那时只能是估且相信根据单元参数和箱体在软件里模拟出的结果了.虽然现在我还不敢说是非常精确的测量,但是我要感谢这里的老兵,水仙,XJ,DAAS等版主,我根据他们的教材、资料以及指点已经能测得与模拟软件相对应吻和、接近的曲线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要感谢声学楼和发明网络的人,谁是发明网络的人呢?

很有共鸣!

阻抗曲线双峰平了,常常低频的瞬态就相对差了,而且频响曲线低频部分反而会相对不平坦了。

有时候就感觉为了低频下潜增加那么1个Hz,甚至只有0.5个Hz而有放弃平坦度和瞬态,很不值得。

原来王以真前辈早就有此教导,惭愧!!学习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松香味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11 积分:412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3-23 18:06: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1-22 22:03:47 [显示全部帖子]

老兵的帖子总是那么契合实际,谢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松香味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11 积分:412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3-23 18:06: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1-22 23:35:21 [显示全部帖子]

有一个问题:这种阻抗曲线双峰不平低频声音反而好的情况,是不是箱子的设计出现了问题才会发生呢?

有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松香味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11 积分:412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3-23 18:06: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1-25 10:14:1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07-11-24 16:47:45的发言:
实际上说到底,音箱设计就是在追求合理的频响曲线——同一单元调到不同的频响曲线有不同的瞬态等响应,但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测频响比测阻抗曲线的误差大。而又由于频响和阻抗是有对应关系的,所以就转化到了看阻抗曲线来调音箱。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阻抗曲线是好的?因此,你又得反过去先搞清楚你需要的频响曲线对应的阻抗曲线应该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一味听某些多“专家”的误导。有很多“专家”写书帮你设计一个分频器并说响应很好,你真用同样的电路换个音箱或单元试试,牛头不对马嘴。写书的不一定都是专家,你要自己学会分辨。

非常实际!说的好!

“音箱设计就是在追求合理的频响曲线——同一单元调到不同的频响曲线有不同的瞬态等响应”,——精辟!

一些业余爱好者总是在追求双峰等高,这是我见得最多的情况,

一方面是测频响比测阻抗曲线的误差大,再一方面是业余条件下大多数没有测频响的设备,所以只好追求“双峰等高”。

设计分频率器也是一样,他们甚至认为“物理学(公式)”在箱子设计频率器上没有量化意义;其实,问题仍然是“你怎么想办法排除这些误差找到真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