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基础理论室 → 从SPL正负3dB说产品的一致性


  共有1274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从SPL正负3dB说产品的一致性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5 22:58:41 [显示全部帖子]

 谢谢TANGZJ.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5 23:10:5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darry在2008-10-15 21:05:39的发言:
如果在线测试,那标准曲线如何得来的呢?有了标准曲线,才能依此开设+/-3dB的测试窗口出来。


还是2001年吧,我见到的实例是:
扬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曲线是用户认定的,
认定过程当然有打样和用户检测的几个反复.
曲线认定以后,就是这个上下容差窗口大小的确定.

我的印象中,窗口在不同频段有不同的大小.
用户当然是希望越小越好,
供方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能的容差指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5 23:26:19 [显示全部帖子]


额定特性灵敏度级就是一个数值,
<最大允许偏差为正负3dB>这个词组里的关键词是最大,
当年在向整机厂交货时,基本思路就是单元的灵敏度级越高越好.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引进了计数抽样的检验标准.
就扬声器单元而言,有重缺陷,轻缺陷等分类,
关于批次的检验是严格了.
有了百万个产品中不合格品的几率的概念等等.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5 23:28:00 [显示全部帖子]


开发人员是应该对
<工程能力指数>有所了解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6 21:37:3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darry在2008-10-15 23:49:22的发言:

是的,通过实践证明窗口在不同频段用不同的大小而不是一概地整个范围都用正负3要容易达标的多;
如果是以当初打样给客人的样品作为标准曲线再设定容差窗口大小的话,那这个样品要怎样保存才能达到这个标准是不变的呢?
或者是说每次测试这个标准曲线都会不一样,而后每批生产的产品也会因与样品不同批次的材料而难达成设定的标准该怎么办呢?


你想的细致,样品的频率曲线是有可能变化的.
但是我所见到的实例是这样的:
铝合金振膜的单元(2.5英寸单元),样品的频率响应曲线还是比较稳定的,
在我所知道的半年内没出现你所说的问题.

如果有了你所说的问题,我想:
第一步还是供需双方互相通报和商量怎么办的好,
一般来说,如我们在这儿所讲的产品的频率响应曲线的控制是由客户的需求而来的,
IEC标准和国标只对有效频率范围作出规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6 21:43:07 [显示全部帖子]


这十几年来,电声器件行业的特点是需方市场,
要求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啊.

在2000年前后听到的例子里是有另一种极端.
大概是玩具里要用扬声器吧,
有的厂的产品就是响了就OK了,当然是很便宜的了,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5 22:39:25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jsmoka在2008-11-04 21:01:27的发言:
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客户要求正负3dB,可在线测试的时候很难通过,因为我们测试的是基准曲线上正负3dB,如果曲线有点波动就有问题,不知道怎么弄才好了!

有难度啊,....

研究一下测试环境,尤其是在线测试的话,要保证信噪比至少大于15分贝.
测试系统的各项参数是不是合理.
测试距离和反射面等等的相互关系等.

还有就是和客户的协定的制定,
这个正负3dB的要求是从哪个频率开始的?
其实低频段和环境有大的关系.

我的主张是:
低频段控制几个独立的TS参数就可以了.
在线测量低频段曲线是笨法子,效果是有问题的.

中高音处正负3dB的容差的要求较易于控制.
上装配线的零部件的关键的技术指标要控制.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5 22:52:48 [显示全部帖子]


接着写.

这个问题确实代表了工厂的水平.

包括了设计,零部件的订购和进厂(或上线)的检验,
装配工艺流程水平的表达等等.

其实其中也包含了成本管理,
....
各方面太严了,成本太高,
不够严的话,客户那儿过不去.

这就需要生产厂和客户之间有充分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坦白地讲,如果客户方只是单纯追求指标而不懂得全面(和技术)的话,
生产厂这一方当然是很难很难的.

如果客户方有的人想"整整"生产方的话,
那个日子就更没法过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5 23:10:52 [显示全部帖子]

 所以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关于产品的
检验规定的制定是件大事,马虎不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6 23:11:45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Ammon在2008-11-06 17:04:35的发言:
頻響曲線+/-3dB在線測試,算是很寬鬆的全檢要求了. 如果連這都畏難,阻抗曲線+/-1dB就不用碰了. golden sample要從量試中挑選,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但是在小豬出欄,挑選優良品種之前,事實上有大量工作要先做. 從開發初期對主要料件供應商開發能力/制程能力的評鑒,設計材料的選擇,主要材料關鍵參數最優化模擬及上下限組合模擬,模具設計的合理化評估等等,就已經為最終在線測試結果埋下了伏筆. 挑選的樣本數絕對要夠,挑選的golden sample精準度必須要有保障(前兩年,還親眼所見一位資深工程師用目視在線曲線測試的方法挑選標準品. 這樣的做法只是在害老板而已). golden sample在有效全檢頻率範圍以內的偏差,應該在0.2dB以內,最多不能超出0.5dB.除了預留給客戶,組裝廠(日后發生品質爭議或者樣品變異時,可以進行相關確認),自己至少保留2只. 一只用於在線測試及標準設定用,一只用來定期點檢. 每家材料商都可能向你抱怨規格別定得太嚴,否則做不到. 那麼,到供應商工廠去,讓供應商按照自己定義的制程參數全部設定為標準值做一次,就按正常的条件做,看看设定好的制程参数能跑多远,看看做出來的產品與規格中心值真實的偏差是多少. 膠邊重量,膠邊廠的公差是+/-3%,到鼓紙廠變成了+/-5%,而到了揚聲器工廠,鼓紙重量公差通常是+/-10%. 再舉個例子,彈波按照規定的比重去含浸,按照規定的溫度和時間去成型,看看變位與規格中心值的真實偏差到底有多大? 通常這個時候,供應商都不會吭聲了. 反過來,有水準的國外客戶在要求國內工廠的時候,无一例外是同樣的情形. 很多工廠對於老外的全檢要求認為是在無理取鬧,甚至是在趁機整國內工廠.唉,說白了,是極度的沒自信,才會漫延這種說詞. 如果有機會,大家把北歐老牌工廠(得自制的,不是代工類型)的產品拿來測測看,好好玩一玩. 最后可能是一句話"I 服了 YOU". 不思進取,光盯著量大好做的訂單,就不必叫嚷要成為什麼揚聲器強國,開創什麼中國聲了,只會繼續淪落為世界生產基地. 然后一堆人關起門來自吹自擂,感覺良好. 精益求精,這是中國倍儿地道的成語. 四個字,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超難. 但是在生产假冒伪劣次產品时,却不乏聪明才智与精力. 悲哀啊!


上面的帖子里的技术内容也是很有价值的,可供有关厂家参考.
其实频率响应曲线的容差,对不同产品取值未必一样,对某些产品
是更加严格的.具体的数据和指标未必相同.

我个人对频率响应曲线容差限于+/-3dB这个规定的来历就很疑惑,
这个要求对某些产品(比如HI-FI单元)确实是低了.

这个版块一般不涉及中国声或行业进取的讨论,请集中在技术层面和业务之间的讨论上.
有关对行业和国内工厂的批评请发到行业室或其它信息室.

 回到顶部